什么情况下需要做纵隔镜检查?

有些肺癌患者已经确诊了,正等待手术或其他治疗,医生却说不能急,要做纵隔镜检查。这是为什么?纵隔镜是诊断肺癌的常规检查吗?哪些患者需要?哪些患者不需要?本文就为您细细道来。

要确诊肺癌,并不需要常规做纵隔镜检查;已确诊肺癌的患者是否都要做纵隔镜,专业医生之间曾经也有争议,下面我们具体讨论一下。

哪些患者需要做纵隔镜检查?

对于可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患者,术前明确有没有纵隔淋巴结转移至关重要。因为这关系到能不能手术,是先手术、后做化疗或靶向治疗,还是先做化疗或靶向治疗、再手术。

传统的 CT、磁共振 (MRI) 等影像学方法准确率较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较高。PET-CT 的肺癌分期准确率、特异度均优于 CT,但仍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并且价格昂贵。

纵隔镜是目前判断肺癌有没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准确方法。当然,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超声支气管镜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EBUS) 下淋巴结穿刺活检也成为一种选择。

说到这儿,您可能明白了,对于影像学 (CT、MRI、PET-CT) 提示有淋巴结肿大、或者怀疑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应该考虑进行纵隔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哪些患者不需要/不适合做纵隔镜检查?

很多患者体检时做 CT,查出肺“磨玻璃结节”,此时一般无需行纵隔镜检查。正如前文所说,对于确立肺癌的诊断,它并不是常规检查。

有些患者不适合做此项检查,比如合并主动脉瘤、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贫血或出血风险较高;合并上腔静脉阻塞、气管严重偏位、纵隔纤维化以及严重颈椎病的患者,做此检查也需谨慎,建议您与医生充分沟通。

纵隔镜检查有哪些局限?

纵隔镜检查虽然有很多优点,比如准确有效、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可以重复取材、费用少,但它需要在全麻下进行,这一点可能令您难以接受。此外,它毕竟是一项有创检查,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同时,它不能到达后纵隔和下纵隔。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这些部位有肿大淋巴结或其他肿物,医生可能会考虑行胸腔镜检查。

共同审核: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廖日强副主任医师 陈婧华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