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腹腔镜手术是怎样进行的?

腹腔镜手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而胃癌手术在许多患者眼里是个“大手术”。即使对于胃癌手术这个“大手术”,很多情况下也是可以通过微创的腹腔镜来完成的。本文就带您来了解下通过腹腔镜是如何完成胃癌手术的。

准备工作:全身麻醉

与胃癌外科手术一样,腹腔镜手术也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在全身麻醉下完成。对于患者来说,“睡一觉”之后手术就完成了,从患者感受来说,这两个过程并没有什么差别。

手术过程是怎样的?

与外科手术不同的是,腹腔镜手术并不需要大范围切开腹壁,而只是在腹壁建立数个 0.5~1.0 cm 大小的操作孔洞,放入高清或 3D 腹腔镜镜头,将腹腔内的图像显示于监视屏幕上。这些镜头就相当于医生的眼睛,可以观察腹腔的情况。

医生还会通过腹壁上的孔洞放入特制的腹腔镜器械,整个手术就是通过这些器械完成的。

需要说明的是,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腹壁孔洞向腹腔内持续注入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本身对患者是无害的,并且在术后也不会额外增加异样感受,其目的是用气体撑起腹壁,为腹腔镜手术创造空间。

有些患者不免提出疑问,孔洞那么小,切下的胃癌组织怎么被拿出来呢?手术切除的标本在特制材料良好的保护下可通过很小的腹壁切口取出。根据手术切除范围的不同和腹腔镜手术具体术式不同,切口大小在 6cm 左右不等,远小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切口。

手术原则与外科手术无差别

与外科手术一样,胃癌的腹腔镜手术同样会遵循无菌原则以及无瘤操作原则,即医生会避免术中操作带来的污染,并避免造成肿瘤转移种植的发生。对于符合适应证的患者,在病灶切除、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也并无区别。

腹腔镜手术有何特点?

腹腔镜手术独有的优势是,方便采取单纯的腹腔镜探查术,即仅仅探查腹腔的情况而不针对肿瘤采取处理措施,也可在腹腔镜手术开始时先进行腹腔探查术。通过腹腔镜探查,医生在未切开腹壁的情况下,就可以观察到腹腔内的情况,发现腹膜种植转移、腹腔其他器官转移、腹腔内粘连等许多在术前难以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的问题,进而可以帮助医生决定是否中途转为开腹手术或者停止手术等。腹腔镜探查术避免了传统开腹探查带来的较大创伤,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另外,在腹腔镜探查中还可以收集一些细胞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更好地判断病期,并指导新辅助治疗、腹腔灌注化疗等治疗。

从胃癌手术角度来说,传统开腹手术常需要较大的腹壁切口,而腹腔镜手术只需要很小的切口取出切除的组织标本即可。因而,腹腔镜手术具有减少创伤和出血,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切口疤痕和切口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等优点。

但是,腹腔镜手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由于胃的解剖复杂,存在较多复杂及变异的血管,故而腹腔镜下进行胃癌手术的难度较大。早期腹腔镜胃癌手术主要用于治疗病期较早的胃癌,并且取得了与传统手术相当的远期疗效。如今已有研究证实,对于进展期胃癌,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的近期疗效存在优势(例如出血量、术后切口疼痛、切口感染风险、住院时间等方面),远期疗效相当,并且在大型医学中心,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可以安全、有效地开展。虽然目前的研究表明腹腔镜能完成胃癌标准根治手术,但对需行扩大淋巴结清扫的胃癌患者仍不宜行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有着自己特有的适应证和手术并发症,并且还存在需要中转开腹手术的可能。

因为腹腔镜存在着切口小、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较轻、恢复较快等优点,同时也存在着适应证更局限、并发症更复杂等劣势。所以,腹腔镜手术也并非适用于所有胃癌患者,医生会综合患者的情况和自身意愿做出个体化建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陈瀚宇参与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