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应用射频消融治疗情况

  在胸腔镜下应用射频消融治疗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肺部肿瘤具有以下特点:

  ①对于术前未确诊的无手术切除机会的晚期病例,可经胸腔镜获取病理诊断,同时进行射频治疗;

  ②经胸腔镜探查发现失去进一步手术治疗机会的病例(如病理证实胸膜种植)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探查同时即给予射频消融,时间短,避免术后局部病灶的放疗,节省治疗费用;

  ③治疗过程直观,定位确切,可以避免CT引导治疗时经常存在的呼吸运动和穿刺针伪影等的影响,治疗效果良好;

  ④减少了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的一些常见并发症;

  ⑤治疗过程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可避免经皮穿刺治疗过程中患者体位不适、配合欠佳、感觉发热、胸痛等不适。

  胸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肺恶性肿瘤短期疗效显着,安全可行,特点明显,但必须强调,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RFA 仅是局部治疗手段之一,有其特定应用范围,应该结合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等方法进行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其适应症为:

  ① 胸腔镜探查发现肿瘤异叶肺内播散或胸膜腔种植播散,而单纯肿块切除困难者;

  ② 恶性胸腔积液的病例,行胸腔镜探查、胸膜活检和射频治疗;

  ③ 肺部多发转移性肿瘤;

  ④ 影像学检查提示晚期病变但无明确病理证实,胸腔镜活检后行射频治疗;

  ⑤ 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的肺癌病例(如肺功能差等)在胸腔镜下射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