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较多,国内外学者虽然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至今为止,仍未能明确其主要致病因素,但可以肯定的是多个危险因素的叠加势必会导致乳腺癌危险性的增加。目前我国乳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良性乳腺疾病、生活精神刺激、哺乳、肿瘤家族史、月经周期、初潮年龄、产次、初产年龄、初婚年龄和体重。研究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有助于人们对乳腺癌病因的认识,进而制订预防乳腺癌的措施。通辽市医院普外科李彦昕

  一、家族有乳腺癌或卵巢癌病史

  (1) 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患乳腺癌的美国妇女,其发生乳腺癌的概率较无家族史的高2-3倍。若一级亲属在绝经前患双侧乳腺癌的话,相对危险度更是高达9倍。

  (2)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为4.5。

  (3) 有时乳腺癌也可以表现为家族集聚的特征,即父系或母系中至少有3个亲属患乳腺癌,同时有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有双侧或早期乳腺癌的家族史。

  二、月经初潮早(12岁前来月经),停经较晚(55岁以后绝经)

  (1) 初潮年龄小的妇女患乳腺癌概率大,且与绝经前和绝经后的乳腺癌均有关系。

  (2) 初潮年龄每推迟一岁,乳腺癌的危险性相应减少.

  (3) 初潮年龄小的育龄期妇女其体内的激素水平较高,而月经周期较短。因此暴露于内源性雌激素环境中的可能性较大,这是造成这部分妇女易患乳腺癌的主要原因。

  (4) 45岁前人工停经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55岁后自然绝经者小。

  (5) 停经每推迟一年,患乳腺癌的概率相应增加。

  三、未育、未孕,第一胎生育年龄大于35岁

  (1) 女性如果从未怀孕或从未生育,或者首次生育年龄大35岁,其患乳腺癌的风险比生育过的妇女高。

  (2) 妇女第一胎正常妊娠年龄越小(18周岁后),她一生患乳腺癌的概率也越小。

  (3) 这些危险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40岁以后诊断为乳腺癌的妇女中,而非年轻的乳腺癌病人。

  四、虽生育但不哺乳,或哺乳时间短

  (1) 乳腺癌高发区较低发区人群的母乳喂养普及率低。

  (2) 长时间母乳喂养可以减少乳腺癌的危险性。

  五、中年以后,尤其是绝经后体重持续上升

  (1) 体重增加与乳腺癌有关,尤其在绝经后。

  (2) 妇女体形逐渐变胖者,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增加,以60岁左右妇女为甚,每增加10千克体重,乳腺癌的危险性将增加80%。

  (3) 少女时期高热量饮食使生长发育加速及月经提前,从而导致中年以后体重增加,最终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六、有乳腺不典型增生病史

  (1) 单纯增生性病变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并不高。

  (2) 中度或重度增生、乳头状纤维血管核心,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略增高。

  (3) 伴有乳腺小叶或导管不典型增生,预示病人的乳腺癌发生风险比普通人群高1.5-4倍。

  (4) 如果再合并亲属乳腺癌史,这种危险度可增至11倍。

  七、嗜食肉类、煎蛋、黄油、奶酪、动物脂肪等高脂饮食,每天饮白酒3次(大于15克)以上

  (1) 脂肪组织可能促使乳腺癌的发展。

  (2) 各国乳腺癌的死亡率与各国平均脂肪消费量成正相关,即脂肪消耗量越多,乳腺癌的死亡率越高。

  (3) 每天饮酒3次以上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50%-70%。

  八、精神抑郁、性格内向、工作压力大

  (1) 性格内向,精神长期抑郁,早期生活不幸福,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

  (2) 长期精神压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与不良生活方式叠加在一起,可对乳房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3) 城市女性患乳腺疾病的较多,乳腺癌发病率也增高。

  总之,有上述一个或几个危险因素的女性,从统计学上讲,她们比其他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高一些,但并不是说,这些女性一定会患乳腺癌。而临床上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女性,其发生乳腺癌的概率并不低。因此,应科学地看待乳腺癌危险因素,即不要过分紧张,也不要放松警惕,只有定期检查,力争早发现、早诊断,才能为早期治疗乳腺癌赢得时间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