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病例分享:免疫治疗对未分化型甲状腺癌效果显著

  • 未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结局差,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 免疫治疗或许对未分化型甲状腺癌有效,需要更多研究和探索。

棘手的未分化癌

未分化型甲状腺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只占所有甲状腺癌的 1%~2%,但它恶性程度最高,发展非常迅速,在很早期的时候就会发生转移,患者结局非常差,一半患者只能生存3~5个月。

整体上,ATC 的治疗比较棘手。很多患者确诊时已经有远处转移,有效的治疗手段很少。能切除的,手术仍是首选。如果失去手术机会,医生可能首先考虑放疗。未分化癌几乎不摄碘,对化疗也不敏感,因此一般不采用放射性碘(radioactive iodine, RAI)治疗和化疗。目前,针对未分化癌的靶向药物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没有进入临床应用。

免疫治疗,尤其是以 PD-1/PD-L1 抑制剂为代表的一类新药,是肿瘤治疗的热点。它们对黑色素瘤取得成功后,被逐渐应用到其他癌症中,甲状腺癌也是其中之一。最近报道的一个国外病例,显示免疫治疗对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显著。

A 先生的经历:免疫治疗效果显著

这是一名 62 岁的国外男性患者,我们称他为 A 先生。

A 先生因为颈部右侧出现了一个增大的肿块而看病,确诊为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这是一种高分化的甲状腺癌,没有侵犯淋巴和神经,通常结局较好。但全身放射性核素扫描显示,甲状腺底部有肿瘤活动,他随后接受了 RAI 治疗。初诊后的 9 个月,由于反复出现肿块增大,A 先生又做了颈部淋巴结清扫,结果发现 23 个淋巴结中有 1 个出现了低分化腺癌,并且有淋巴结外侵犯,医生确定他患的癌症为未分化型甲状腺癌。

确诊后,医生给出的初始治疗方案是顺铂联合阿霉素化疗,每 3 周一个疗程,持续 2 个疗程。不幸的是,A 先生对化疗耐受性较差,并且出现肺部转移。于是只能尝试紫杉醇,同时进行基因测序,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治疗靶点。测序结果显示 BRAF V600E 基因突变,可以选用靶向药维罗非尼(vemurafenib)。此外,免疫组化检查显示 PD-L1 阳性,提示可以尝试 PD-1/PD-L1 抑制剂治疗。

A 先生开始服用维罗非尼,几天后颈部淋巴结肿块就开始缩小,但是颈部中间又出现了新的肿块,并且快速增大,左侧锁骨和左肺上叶也出现了癌症转移。于是医生又给他用了免疫药物纳武单抗(nivolumab)。出现关节疼痛加重后,医生为他停用了维罗非尼,只用纳武单抗单独治疗。令人惊喜的是,他的症状好转,转移到锁骨和肺部的肿瘤也缩小了。

最终,A 先生一共接受了 12 个疗程的纳武单抗治疗,临床缓解近 2 年(20个月);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和急性结肠炎,但可以耐受。

结语:免疫疗法应用于ATC,仍需探索

A 先生的病案只是个例,还不能就此认为其他甲状腺癌使用免疫治疗也可行。免疫疗法是否对其他 ATC 患者有效、有效程度怎么样,还需要更多病例、更多研究的探索。但这至少是个良好的开端,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