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有哪些早期征兆?

白血病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血液肿瘤,白血病根据病变细胞的发育阶段不同和起病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根据细胞来源又可分为淋巴细胞来源和髓系细胞来源。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起病较为急骤,一般在发病 3 个月之内,会出现促使患者就诊的明显不适症状。早期症状主要与正常造血功能的受抑有关,特异性不强,主要有:

  • 发热:大多是由于正常的中性粒细胞数目减少,导致感染的发生,常见感染部位有呼吸道、胃肠道及尿路感染等,由于机体处于肿瘤状态,免疫力低下,感染的菌种可能有别于常见致病菌,故感染进展快,常规抗炎治疗起效较慢或无效。也有部分患者是由于肿瘤细胞增殖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导致内源性致热因子增多而发生肿瘤热,抗炎无效。
  • 出血:多因血小板的数目和质量骤降,及白血病细胞对血管的侵犯,导致血管收缩障碍等。表现为皮肤出血点、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严重者可眼底或颅内出血。
  • 贫血:是因为骨髓合成红细胞减少,和出血后导致红细胞的大量丢失所致,多逐渐加重。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昏甚至呼吸困难。年老体弱者可诱发贫血性心脏病。

随着疾病进展,白血病细胞大量快速增殖,并浸润到骨髓外的多个脏器组织,多数患者会出现一些特异的表现。

位于前胸正中的胸骨中下端,由于容腔较小,会出现明显得胀痛,压之更明显,其他部位的骨骼和关节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

淋巴细胞起源的白血病常常会伴有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

髓系细胞起源的白血病细胞,在骨膜下或软组织内所形成局限性浸润性肿块,其颜色淡绿(瘤细胞原浆骨存在淡绿色色素),而被称为绿色瘤,又称粒细胞肉瘤,常见于眼眶部,引起眼球突出、复试、失明。

部分白血病细胞易在牙龈和皮肤等软组织浸润,导致牙龈增生肿胀,皮肤出现蓝灰色皮疹等。

白血病发病时,血脑屏障开放,白血病细胞进入颅内,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和昏迷等症状,停留于脊髓可导致瘫痪,浸润神经根可产生各种肢体麻痹的症状,多见于一些患儿和高白细胞的患者。

还有非常罕见的胸腔内巨大的白血病细胞肿块压迫大血管和气管可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侵犯睾丸发生无痛性肿大,多为单侧。

慢性髓系白血病

慢性髓系白血病起病缓慢,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往往在偶然情况下或常规检查时发现外周血白细胞升高或脾肿大,而进一步检查确诊。一般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见有乏力、易疲劳、低热、腹部胀闷不适等症状。

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虚弱、骨痛、脾脏快速进行性肿大等异常表现,出现明显的贫血和出血倾向,则提示进入了加速期或急变期,故定期体检是发现该病的主要手段。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属于老年退化性疾病,起病更加缓慢,早期多无自觉症状,往往因血象检查异常或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结或肝脾肿大而确诊。

早期患者可出现疲倦、乏力、容易感染等表现,由于该病多为老年发病,对机体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影响不大,治疗反而会加重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故一般采取观察等待的原则。

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消瘦、发热、盗汗等表现,一旦出现白血病细胞急剧增加、严重的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淋巴结或肝脏脾脏重度肿大有压迫症状,才考虑积极的化疗。

总之,白血病的早期表现有一定的隐匿性,良好的自我身体和生活管理,重视并及时诊治异常的症状,和定期体检是早期防治白血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