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医生确定患者的前列腺癌分期,就可结合其身体状况开始制定治疗计划。前列腺癌分期取决于:
- 原发肿瘤的大小;
- 淋巴结转移情况;
- 远处转移情况(骨骼、内脏转移等)。
目前不同分期的前列腺癌并没有严格的对应治疗方案,具体选择哪种治疗方案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决定。
目录
Ⅰ 期
此时的肿瘤比较小,局限于前列腺内,癌细胞生长缓慢,可能始终都不会引起症状或造成其他健康问题。
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及格里森评分(Gleason scores)通常均较低,提示患者情况良好。但当 PSA 和格里森评分较高时,说明癌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袭性,也更有可能复发、转移,需要强化治疗。
PSA 检查是检验血液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一种蛋白质)的含量,格里森评分由病理科医生根据显微镜下观察的前列腺组织细胞形态来确定。
I 期前列腺癌患者应考虑以下治疗方式:
- 主动监测:定期检测 PSA 水平。如果 PSA 水平上升,可能意味着肿瘤正在增大或癌细胞有扩散倾向,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并采取治疗措施。
- 观察等待:与主动监测相比,观察等待需要做的检查项目相对较少,但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如果患者年纪较大、伴有其他严重疾病或患者不愿意接受其他方案,医生通常建议患者观察等待。
- 放疗:可以杀死前列腺癌细胞,从而阻止癌细胞进一步生长和分裂。放疗有两种,体外放疗是使用机器对准肿瘤集中放射;体内放疗是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部或癌灶旁边——这一过程也被称为近距离放射疗法。
-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即通过手术切除前列腺和周围组织。
- 消融治疗:使用冷冻或高强度的超声波来杀死癌细胞。
Ⅱ 期
此时肿瘤体积较大,但局限在前列腺内没有向外扩散,PSA 水平和格里森评分较高。II 期包括 IIA 期和 IIB 期。外科手术或放疗,通常是防止癌细胞扩散的必要手段。
Ⅱ 期前列腺癌患者可以考虑以下治疗方法:
- 主动监测:如果患者年纪较大或身体健康状况较差,通常可以选择主动监测。
- 放疗:可联合内分泌疗法共同治疗。内分泌疗法可以减少雄激素的分泌,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Ⅲ 期
此时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前列腺以外,但还没有扩散到膀胱、直肠、淋巴结群和邻近脏器。
Ⅲ 期前列腺癌患者可以考虑以下治疗方法:
- 外部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
- 外部放疗和内部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
-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常合并盆腔淋巴结清扫。医生可能会建议术后放疗或内分泌治疗,有时也可能建议进行术前内分泌治疗。
Ⅳ 期
此时癌细胞扩散转移到了膀胱、直肠、淋巴结、其他脏器或骨骼。Ⅳ 期患者基本无法被治愈,但通过治疗可以减轻痛苦、提高生存率。
Ⅳ 期前列腺癌患者可以考虑以下治疗方法:
- 内分泌疗法:通常联合手术、放疗或化疗。
- 手术:缓解诸如出血或泌尿道梗阻等症状,并移除有前列腺癌细胞转移的淋巴结。
- 外部放疗:有时联合内分泌辅助治疗。
- 化疗:如果标准治疗未能缓解症状,且癌细胞继续生长,可进行化疗,以缩小肿瘤体积、减缓癌细胞生长。
- 双磷酸盐类药物:有助于减缓骨骼中的癌细胞生长,并预防病理性骨折。
- Sipuleucel-T 疫苗:有助于激活免疫系统,从而识别、杀伤癌细胞。当内分泌疗法无效时,可以考虑使用该疗法。
- 姑息治疗:旨在减轻患者疼痛和排尿困难等症状。
另外,患者可以向医生咨询是否有合适的临床试验。
前列腺癌复发
如果癌症获得缓解后出现复发,那么后续的治疗主要取决于癌灶部位和既往治疗。
如果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内部,可以选择前列腺切除;如果已经接受过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可以选择放疗;如果接受过放疗,则可以选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同时,也可以考虑冷冻手术。
如果肿瘤已转移和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内分泌疗法可能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针对≤3 处转移灶的外部放疗可延长患者生存,静脉注射双磷酸盐药物则可以缓解骨转移造成的骨痛并预防病理性骨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