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卡巴他赛?
卡巴他赛(cabazitaxel)是前列腺癌治疗的二线药物,是新一代合成紫杉烷类抗肿瘤药,于 2010 年和 2011 年先后在美国和欧洲上市。
卡巴他赛应用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二线治疗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它能延长那些对多西他赛产生耐药的CRPC患者的生存时间。
一项由Tropic团队主导的 26 个国家 146 个医疗中心参与的Ⅲ期临床注册研究,入组 755 例在应用多西他赛为基础方案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进展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卡巴他赛+强的松)和对照组(米托蒽醌+强的松)。
结果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
- 患者死亡风险降低了 28%;
- 疾病进展风险减少了 25%;
- PSA有效率更高(39.2% 比 17.8%)。
正是基于此项研究的结果,美国药监局批准卡巴他赛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
目前国际上最权威的前列腺癌治疗指南——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EAU)指南和美国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均推荐卡巴他赛作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二线治疗。
卡巴他赛的抗肿瘤机制是什么?
卡巴他赛是一种微管抑制剂,通过与微管蛋白结合促进其组装成微管,同时可阻止这些已组装好了的微管解体,这导致了微管稳定,进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和间期细胞功能的发挥。
研究表明,卡巴他赛对多西他赛敏感肿瘤有活性,对包括多西他赛化疗不敏感肿瘤模型也存在抗肿瘤活性。
此外,卡巴他赛通过改变细胞周期调节器,如细胞周期蛋白A和细胞周期蛋白B1,可诱导细胞周期停滞,抑制增殖,引起细胞凋亡,同时肿瘤细胞的转录调控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也受到抑制。
卡巴他赛治疗会引起哪些不良反应?
卡巴他赛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贫血,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过敏反应、胃肠道症状和肾衰等。
卡巴他赛治疗期间需经常监测血细胞计数,以确定是否需要启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CSF)和调整剂量,以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的严重后果。
卡巴他赛也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用药前可给予皮质类固醇和H2受体拮抗剂。给药过程中如果有过敏反应的迹象,应立即停止输液。
如果出现严重的胃肠道症状,例如恶心、呕吐、腹泻,可使用反催吐剂,或调整用药剂量;出现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首先明确原因。
≥65岁的老年患者更有可能出现疾病进展或某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的致命后果,需密切监察;肝功能受损可能增加卡巴他赛浓度,因此不宜接受卡巴他赛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