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治疗:精准打击肺癌的“激光制导导弹”

质子治疗,是当前医学界一大前沿热点,也是肿瘤放射治疗领域一个重大进展。

质子进入人体后,大部分能量沉积在射程末端,通过调整尖锐剂量峰,可以在特定深度准确覆盖整个肿瘤靶区杀伤肿瘤,而周围正常组织受到的照射降到很低。

质子放疗具有穿透性能强、剂量分布好、局部剂量高、旁散射少、半影小等特征,对于治疗邻近重要组织器官的肿瘤,有很大的剂量分布优越性。

简单来说,质子治疗的剂量优势是更精、更准、副作用更少。

质子放疗在肺癌治疗中有何价值?

虽然质子放疗有光子放疗无法比拟的剂量学优势,但质子加速器技术复杂、造价昂贵、尚在不断研发之中,目前质子加速器主要集中在欧美医学研究中心,它的疗效、不良反应、与光子放疗对比等,还需更多临床研究结果及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2016 年,美国 MD 安德森肿瘤中心公布的一项II期临床研究,对比了质子放疗与光子放疗在Ⅲ期肺癌患者中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提示,使用调强光子治疗 (IMRT) 和三维质子治疗 (3DPT) 对病变局部控制率和副作用并无显著差异。

目前,许多临床研究正在探索质子在肺癌中的运用,包括质子调强放疗对比光子调强放疗的III期随机对照研究 RTOG1308,质子大分割放疗、光子放疗+质子局部推量照射,III 期肺癌的质子同步放化疗等等,希望能为质子放疗在肺癌领域的临床运用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哪些肺癌患者可以考虑采用?

由于质子放疗价格昂贵,而现有的临床证据尚未提示质子放疗优于光子放疗,因此质子治疗还没有作为临床常规推荐。以下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考虑质子放疗:

(1)肿瘤毗邻重要组织器官;

(2)肿瘤复发后的再程放疗;

(3)入组临床研究。

质子治疗有哪些不良反应?

质子放疗与光子放疗照射的部位相同,因此临床不良反应与光子放疗相似,患者可能出现疲劳、厌食等全身反应,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脱皮、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心脏损伤、放射性神经损伤等。但这些情况,通过医生的积极对症处理,一般都可以缓解,极少会危及生命。

因为质子放疗的剂量学优势,一些回顾性研究提示,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光子放疗降低。

但质子治疗技术尚不够成熟,例如受呼吸运动度的影响大,使得医生在治疗时因考虑运动度而不得不扩大边缘,从而导致精确度有所下降。目前发表的II期前瞻性临床研究中,质子放疗毒副反应与常规放疗相似,并未如预期明显降低。

医生和患者都期待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公布结果,让我们更深入认识质子治疗的世界,充分发挥质子的优势,给患者带来更好、更安全的治疗。

共同审核: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潘燚主任医师 陈志勇医生 张嘉涛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