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发展简史

一、PD-1/PD-L1抑制剂

PD-1分布在淋巴细胞表面,作用是为免疫系统“踩刹车”,学名叫“免疫检查点”。肿瘤细胞可以表达 PD-1的“配体”——PD-L1,它与 PD-1结合后,能抑制淋巴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因此,如果有一种抗体能抑制 PD-1 或PD-L1 ,就能恢复淋巴细胞活性,使免疫系统有效攻击肿瘤。这就是PD-1/PD-L1抑制剂的由来。

​​​1992年,日本学者首先发现了PD-1,将它命名为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 death-1,PD-1)。

2003年,美国耶鲁大学陈列平教授率先将 PD-L1抗体引入肿瘤治疗,发现阻断PD-L1 能治愈60%的患肿瘤小鼠。

首个PD-1 抗体纳武单抗(Nivolumab)在2006年开始临床研究,2012年初显成效。I期研究显示,接受过多种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使用Nivolumab仍有17%左右的缓解率。

2015年,Nivolumab经美国FDA 批准,成为首个治疗晚期NSCLC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开创了肺癌免疫治疗的新时代。2018年6月15日,纳武单抗在我国上市,用于治疗肺癌。

FDA批准用于肺癌的这类药物还有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阿替唑单抗(Atezolizumab)和德鲁瓦单抗(Durvalumab)。

二、CTLA-4抑制剂

与PD-1类似,淋巴细胞表面的CTLA-4受体与它的配体结合后,也会抑制淋巴细胞激活。因此,针对 CTLA-4 的抗体能恢复淋巴细胞识别和攻击肿瘤的能力。

CTLA-4于1987年被发现。1996年,研究证实,抗 CTLA-4 抗体能促使免疫系统杀伤肿瘤。2001年,首个 CTLA-4 抗体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也在晚期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中开始研究。

目前,多项 Ipilimumab 治疗晚期肺癌的研究正在国内外进行,包括联合Nivolumab和传统化疗。临床证实,它们可以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副作用也比化疗小。

除此之外,针对其他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药物也在研究当中。 

延伸阅读:

什么是免疫治疗?它为什么能治疗肺癌?

免疫系统是保护我们不受外界疾病侵袭的关键屏障。它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识别肿瘤细胞,将其扼杀在摇篮中。但是,少数肿瘤细胞具有逃脱免疫监视的能力,这称为免疫逃逸,甚至让免疫细胞反过来促进“自己”生长。近几年非常热门的免疫治疗,可以为免疫系统“擦亮双眼”、让它重新识别肿瘤细胞,或者通过增强免疫反应来抵抗肿瘤。这被认为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之后,对肿瘤有明确效果的又一重要治疗方法,被《科学》杂志列为2013年世界科学的10大发现之首。

目前已被证实、对肺癌有效的免疫疗法只有免疫检査点抑制剂。而另一些方法如CAR-T等仍处于研究阶段,能否用于临床尚未确定。

相关阅读:

共同审核: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尹凯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