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发现胃癌,都要马上手术切除吗?

一位 63 岁的男性,出现上腹部不适 3 个月后到医院就诊,期间症状逐渐加重,并伴有反酸、嗳气(打嗝),持续 10 天有黑便。出现症状的期间,患者食欲变差,体重下降约 5 公斤。

医生初步检查后怀疑胃癌,遂行胃镜检查,发现接近胃出口的胃窦部有一大小约 2 厘米 × 5 厘米的不规则溃疡,取活检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报告为低分化腺癌。

怎么治?先化疗,再手术

医生进一步行腹部 CT,发现胃窦部有局部胃壁增厚。虽然没有发现其他部位转移,但考虑到该患者肿瘤浸润胃壁较深,存在突破最外层浆膜侵犯肝组织的可能性,为了提高肿瘤根治性切除的机会,经过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后,医生建议在手术前尝试先进行 2 个周期的化疗。

患者在接受多西他赛(Docetaxel)+ 替吉奥治疗 2 个周期后,复查 CT 及超声内镜均提示肿瘤明显缩小,化疗效果显著。随后接受了“胃远端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肿瘤浸润黏膜下层(T2 期),无淋巴结转移(N0),病理学分期为ⅠB 期。

为什么?术前新辅助化疗提高根治性切除率

对于局部浸润较深的胃癌,手术很可能难以根治性切除,或者切除困难,往往需要在手术前进行新辅助治疗 2~4 个周期,等待肿瘤变小、降期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本例患者为局部晚期胃癌,且胃癌病灶为多发,病变累及的范围较大,并且很可能会侵犯到周围的肝组织。综合以上因素,医生考虑直接手术达到根治切除的可能性不大,故术前先行新辅助化疗。通常,新辅助化疗可以使原发肿瘤的体积明显缩小,降低其病理分期,从而达到减小手术难度、缩小手术范围、减少肿瘤细胞在术中播散的机会,从而提高根治切除肿瘤的可能性。

该患者在手术后继续接受了原方案化疗 4 个周期,随访一年半,仍未发现复发转移迹象。

小结

胃癌患者诊断后不一定就立即接受手术治疗。对于局部肿瘤体积较大或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医生一般会建议先行术前新辅助治疗,这一策略也提高了胃癌患者获得根治切除的机会。经过 2 个周期的化疗后,CT 提示胃窦部占位病变明显缩小,胃周结节及团块影缩小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