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新辅助化疗”——手术前的化疗
有一种化疗模式,是在手术或放疗前实施,称为“新辅助化疗”。
专业界认为,分期在Ⅰ到Ⅲ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都有可能手术,但是偏偏很多肿瘤尽管分期在这个范围,但是长的位置不好,或者包绕血管等重要器官,如果直接手术,可能无法完整切除,或者切除范围过大。那么,能不能先把肿瘤缩小一点,然后再手术?
这就是“新辅助化疗”的理念。
理论上,新辅助治疗有以下优势:
- 使肿瘤缩小、分期降低;
- 提高手术完整切除的几率;
- 消灭或预防术前可能存在的微转移。
哪些患者适合“新辅助化疗”?
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发布的NSCLC诊疗指南,新辅助治疗的主要适用人群是一部分IIIa期NSCLC患者,如:
- T3(肿瘤大小在5-7厘米之间)侵犯胸壁;
- T4(肿瘤超过7厘米)侵犯纵隔结构或气管;
- 肺上沟瘤(T3-4N0-1),N0是指没有淋巴结转移,N1是指侵犯了同侧的支气管旁淋巴结和(或)肺门/肺内淋巴结;
- T1-3(肿瘤不超过7厘米)/N2【侵犯了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病变。
“新辅助化疗”用什么方案?
目前常用的新辅助化疗为含铂双药方案,包括:
顺铂或卡铂,联合下列药物之一:长春瑞滨/紫杉醇/多西他赛/培美曲塞(仅限于非鳞癌)/吉西他滨。
如果用顺铂出现并发症或无法耐受,医生会调整成含卡铂的方案。
新辅助化疗效果如何?
新辅助化疗的客观有效率集中在30%~50%左右。大部分研究均报道术前化疗能带来总生存的获益,如Burdett等收集了1990~2005年的7项研究,包括988例患者,分析表明,对比辅助化疗(手术后进行的化疗),新辅助化疗提高了生存率。
但是,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孰优孰劣,目前尚未得出确切结论,医学家们还在进行研究。
目前,很多有效率更高的新辅助治疗,如新辅助靶向治疗、新辅助免疫治疗等治疗模式,也在研究中。
共同审核: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涂海燕副主任医师 孙月丽医生 彭伦希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