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该如何监测血糖呢?

  糖尿病的综合防治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五个方面,现在为大家普及一下血糖监测的知识。

  首先我们要明确监测血糖的必要性:给治疗方案调整提供依据、给糖尿病良好控制提供保证、强化对糖尿病知识的理解。尤其是使用了胰岛素后,更需要坚持血糖监测,这样才有助于及时依据血糖水平指导胰岛素用量,为血糖安全达标提供保障,远离并发症的危害。

  其次,我们需要明确血糖监测的几个时间点和相应的意义:

  空腹血糖:即空腹8小时后的血糖,一般于早饭前监测。可以反映人体基础状态的血糖水平。

  餐前血糖:即吃饭前的血糖。便于调整食物量和餐前注射胰岛素量。

  餐后2小时血糖:即从第一口饭算起2小时血糖,反映人体在糖负荷下的血糖水平。

  睡前血糖:有利于防止夜间低血糖。

  夜间血糖:凌晨3点左右监测,有利于判断早晨空腹高血糖的原因。

  运动前、后血糖:是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时间的依据。

  可疑低血糖时:及时发现低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危害。

  最后,我们学会依据自身情况确定血糖监测频率并注意特定时间的血糖监测,做到科学有效地监测血糖,减少血糖监测成本。为方便直观,特做如下表格供大家参考。

  表1、不同情况下的血糖监测频率

  自身情况

  血糖监测频率

  血糖控制较差

  每天监测4-7次

  病情危重(合并酮症酸中毒、严重低血糖、感染等急性并发症)

  每天监测4-7次

  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

  每周监测1-2天

  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

  每天至少5次(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

  使用胰岛素血糖达标后

  每天2-4次(空腹及早餐后或空腹及三餐后)

  使用口服药或生活方式干预血糖达标后

  每天2-4次(空腹及早餐后或空腹及三餐后)

  表2、特定时间的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时间

  血糖水平较高时

  餐前血糖监测

  有低血糖风险(老年人、血糖控制好者)

  餐前血糖监测

  空腹血糖控制良好、餐后仍不达标者

  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

  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睡前血糖监测

  胰岛素治疗已接近达标,空腹血糖仍高者

  夜间血糖监测

  出现低血糖时

  及时测血糖

  运动前后

  及时测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