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的产生与排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当膀胱内尿液达到一定容量,人就会产生尿意,如果周围环境合适(比如刚好有卫生间),大脑这个“司令部”就会发出指令,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松弛,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整个排尿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影响到排尿,除了要求尿道保持通畅,还需要神经系统功能保持完整、膀胱能够产生一定的压力以及膀胱逼尿肌收缩和尿道括约肌松弛两种“动作”的相互协调,因此出现了排尿症状并不一定就是前列腺疾病。
其它可能影响排尿的原因包括:
目录
膀胱疾病
膀胱颈挛缩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的膀胱出口位置由于各种原因形成了瘢痕,就像是在湖泊的出口处筑起了一座大坝,使尿液不能顺利流出,造成排尿困难。
造成膀胱颈挛缩的原因很多,例如以往做过膀胱镜检查、曾经留置过导尿管等。此外,膀胱炎,膀胱内结石、异物、肿瘤等,常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尿道疾病
一些尿道疾病也会引起排尿症状。男性尿道是一段长约16~20厘米的管道,同膀胱颈挛缩相似,尿道在慢性炎症的刺激下也会形成瘢痕,变得狭窄(尿道狭窄),从而导致排尿费力的症状。
其他尿道疾病,如尿道瓣膜、憩室、结石、肿瘤、息肉、异物、炎症等也会影响排尿的通畅。
神经源性膀胱
除了结构异常引起的排尿不畅,如果排尿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通路出现问题,排尿信号不能正常传送至大脑,使得大脑不能很好地控制下尿路症状,也会导致排尿症状,例如神经源性膀胱。
造成这种疾病的病因有很多,如糖尿病、脊髓炎、脊柱外伤、截瘫、颅内肿瘤以及药物、炎症等均可能导致周围神经损害,从而引起神经源性膀胱。
慢性心功能不全
排尿症状除了可能是泌尿系统出了问题,也可能是其他器官的疾病所致,例如慢性心功能不全(俗称心衰)患者也会出现夜间的尿量增多,排尿次数增多,很容易和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夜尿增多混淆。
此外,有些慢性肾炎的患者也会出现排尿次数增多,或者尿量减少的情况。
总之,出现排尿症状后不能马上武断认定为前列腺疾病,一定要找泌尿外科医生咨询进行相关检查,否则可能会“冤枉”了前列腺,延误了其他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