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个忙碌而让人高兴的节日,但是每年每当节日气氛正浓的时候总有人病倒。轻者休息,可以缓解;重者,只能送到医院甚至失去生命。近年来,这种趋势更多见于中青年。多数人都以为是由于人们过于高兴、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熬夜等引起的心脏血管疾病。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我国传统的春节饮食习惯对人的健康损坏不容忽视!另一个值得高度警惕的是我们身边的信息传播工具。空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张红超
首先,中国的传统春节以吃文化为特色。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会变着法子的来吃,大家容易理解。春节期间过量的甜食、肉类、蛋类、海鲜的摄入对人体的健康状况显然是不利的,尤其是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都容易激发病情加重或恶化。除此之外,另一个更为隐匿的危害更不容易引起人们注意,那就是在饮食文化中,中国的烹饪技术已经悄然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除了煎炒烹炸、腌制、熏制食品这些食品制造工艺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以外,在各种香料的配合下,可以极大程度的破坏人们的食欲保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做一条鱼,不加任何调料进行水蒸,一般人都吃不了多少,但是如果变成么红烧鱼、糖醋鱼、水煮鱼、烤鱼、香辣火锅恐怕多数人的食量可增加4-5倍。再举一例:我国百姓最喜欢的火锅、涮肉、麻辣烫、麻辣香锅、烧烤这个系列食品,主要依靠麻和辣来刺激增加人的食欲,在麻辣的刺激下人们不仅摄入牛肉、羊肉、鱼虾这类高热量的肉类,也可以把很多不当的食品超量摄入,比如动物内脏。这些饮食方法的共同特点就是破坏了人类的食欲保护。也就是说,把很多由于过度油腻或有异味的而人们摄入量有限或不能摄入食品大量摄入人体,破坏了人类天然的味觉保护。
另一个更不能引起人们重视的就是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信息工具。近些年,我信息传播工具已经远远超越了电话和电视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聊天、手机短信、微信、飞信使很多人经常处于“在线“状态。的确,信息化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是也增加了人类的思考容量,我们姑且不去过问各种辐射对身体的危害。多数人接触的信息量及其付出的相应行为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人自身的承受能力。春节期间除了依靠信息安排行程之外,大量的问候信息变成了多数人的负担,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正常休息。除此之外,信息的方便更有利于安排各种聚会聚餐,增加了社会活动量,减少了私人生活的时间空间。快速的信息交流可以给人类带来许多快乐及新信息享受,但大大减少了人们理性思考的时间,更容易产生内心的纠结甚至语音冲突,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是增加了生活的紧张度,导致人们疲劳,春节不仅没有好好休息,相反变成了健康的危险因素。简单的讲,可以叫做“刷屏综合征”。
上述这些危害对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危害尤其显著,一定高度重视。我们对于春节的建议是:简化烹饪、清淡饮食、减少聚会、创造安静氛围、轻松出行、适当走亲访友增加独处散步,错峰外出、减少刷屏、夜间关闭各种网络通信,尽可能与亲人面对面谈话轻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