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患者对于开刀手术心存顾虑。那么,有没有能不开刀就切掉胃癌的方法?内镜下切除正符合这一需求。本文就来介绍一下哪些胃癌不开刀就可以切除掉。
目录
哪些可以内镜下切?
内镜切除,通常都是用于早期胃癌,即病灶仅局限于胃壁最内层的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早期胃癌都适合行内镜下切除的。病灶的直径大小、病理类型也决定着是否可以内镜下切除。通常,直径不大于 2cm 的胃癌完全可以在内镜下切除,直径在 2~3cm 的胃癌也可以考虑在内镜下切除。从胃癌类型考虑,医生会结合病理类型及具体情况,来决定可否行内镜下黏膜切除,分化型胃癌通常被作为内镜治疗的首选。对于早期胃癌,由于术前很难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因此在内镜下切除后患者需要密切随访。
哪些不能内镜下切?
对于以下无法通过内镜切除的胃癌,医生会考虑开腹或腹腔镜下手术切除:
- 胃癌病灶的直径小于 3cm,表面附有溃疡,有时医生会根据其病理类型(通常为未分化型)行开腹手术或者腹腔镜手术;
- 内镜确定有病变残留;
- 胃癌病灶直径大于 3cm;
- 病变侵犯黏膜下,无法一次性切除整个病灶只能分块切除或者切缘阳性。
内镜切除有何优势和不足?
优势
- 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利于早期恢复;
- 可一次性对多个部位的胃癌进行治疗;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具有完整切除病变的特点,术中不易使肿瘤细胞播散种植于其他区域,且可得到较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
- 对于面积较大、形态不规则以及有一定深度的早期胃癌,或者肿瘤合并有菜花状溃疡,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可达到 96% 以上的切除率,术后复发率低。
不足
- 需要明确是否为早期胃癌,即对肿瘤浸润深度的判断需要准确,否则可能会造成癌细胞残留问题;
- 如果胃壁较薄而病变深度较深,可能会出现胃壁穿孔,需要急诊开腹手术治疗;
- 胃癌切除后,创面有渗血的可能,且术后不易发现;
- 通过患者食管进入胃腔操作,可能导致恶心等不适;
- 治疗在全麻下进行时,术后肺功能的恢复可能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对一些伴基础心肺疾病的患者影响尤重。
总之,虽然内镜下切除早期胃癌尚有一定局限性,但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通过内镜“不开刀”切除胃癌可以提供一个经济、创伤小的方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韩超参与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