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是造成肿瘤化疗失效的主要原因。有些肿瘤细胞对某些抗肿瘤药物具有内在耐药性,对所用药物一开始就没有反应,亦是这些肿瘤成为难治性肿瘤的主要原因;亦有的肿瘤细胞对于原来敏感的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才产生耐药性,称之为获得性耐药性。
在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一部分细胞会发生突变导致其形态和生化特性方面发生改变,对药物敏感变为耐药。在放疗或化疗时也能诱发突变,因此,耐药细胞出现的频率会更高。
而当肿瘤与化疗药物接触时,肿瘤中敏感细胞为药物所杀灭,肿瘤体积缩小,产生临床疗效,但随之而来的是耐药性瘤细胞大量增殖,形成以耐药肿瘤细胞群为主;同时在长期与抗肿瘤药物接触后,可使肿瘤细胞的膜转运功能、对药物的解毒机制以及药物靶点的数量等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获得性耐药性的形成。
目录
临床表现
化疗失败不等于肿瘤耐药出现,需要区分与耐药有无关系,如出血、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等都可引起化疗失败。只有正确分析化疗失败原因,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如急性白血病的化疗疗效常与患者的年龄和征象有关,不缓解者出现耐药性频率也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年龄在2~9岁治疗后易获得长期完全缓解,超过50~60岁者,完全缓解率低。患者征象包括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较明显,体温较高,免疫功能不全,骨髓正常干细胞缺乏,甚至明显肥胖者,其完全缓解率均较低。
白血病耐药后的治疗
1.造血干细胞移植
目前已确定治愈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的唯一方法是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当然移植前仍需千方百计通过化疗使其获得完全缓解,否则移植的效果较差。
2.强化化疗
比如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可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化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多采用中、大剂量甲氨蝶呤,一旦取得完全缓解,应尽快争取条件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3.选用新的高效、低毒化疗药物
如可采用以氟达拉滨为核心药物的方案,常和阿糖胞苷合用,二者有协同作用。同时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将白血病细胞从静止期动员进入细胞周期,以增加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缓解后同样应争取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