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如定期监测血糖、规律服药、注意饮食和适量运动。
当觉得很难坚持和筋疲力尽时,可尝试以下办法。
目录
开导自己人无完人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控制血糖是一场持久战,即使是最有毅力的人也会偶尔在重点管理血糖、饮食或运动时有所懈怠。
临床健康心理学家艾丽西亚(Alicia Mc Auliffe~Fogarty)博士指出:“糖尿病是一种十分独特的病种,因为患者每时每分都需要做医疗决定。
“这会让人倍感压力。”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大卫(David Nathan)博士说,“如果总是因为糖尿病而感到心力交瘁,会过得十分痛苦。”他指出,即使在一段时间内未达到既定的目标,也应该学会适当原谅自己:“这时需要冷静下来,告诉自己尽力而为,需要认识到没有人是完美的。”
注意压力
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会出现恐惧、愤怒、忧虑和悲伤。
劳伦斯(Lawrence Fisher)博士是 UCSF 医学院糖尿病行为研究小组的主任,他研究了临床医生在 1 型和 2 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现的所谓“糖尿病忧虑”。他发现在 18 个月的时间里,有多达 1/3~1/2 的糖尿病患者深受其扰。
他列举了 1 型糖尿病患者中 7 种常见的引发忧虑的原因,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无助感。
劳伦斯指出:“血糖测量值不是持续不变的,会有很大的波动,需要持续地根据测量值进行调整,这会产生一种令人难以忍受的无力感。”
出现忧虑的原因
1 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忧虑的其他常见原因包括:
- 担心周围人的想法;
- 希望获得良好的医疗保健;
- 感觉缺乏家人或朋友的支持,或感觉他们是“糖尿病监督者”;
- 害怕出现严重的低血糖;
- 管理血糖水平的压力;
- 不知道该吃什么或什么时候吃。
劳伦斯说,糖尿病患者应该关注自身所承受的压力,并设法及时解决上述问题。他建议患者参加互助小组或工作坊,这有助于更好地感受到自己的压力。
他发现,2 型糖尿病患者也会感到无力,失败感和消极的社会观念是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其他常见忧虑来源。
需要时刻关注糖尿病对自己带来的影响,分心的事情越少,就能更好地控制疾病。
设定可实现的目标
将一个大目标分解成多个更好管理的小目标,能够有效避免倦怠。
患有 1 型糖尿病的艾丽西亚表示:“通过一些小目标来逐步实现更大的目标往往更有效果。”
比如,当需要减掉 50 斤体重时,就设立一个月减掉 2 斤的目标;若平时习惯喝苏打水,则尝试改变饮食习惯;若平时吃一盒冰淇淋,那么换成半盒。
艾丽西亚也是美国糖尿病学会生活方式管理团队的副主席,他认为“糖尿病患者应该根据原有的生活方式来不断调整治疗方案。”
请求帮助
建立并利用社交网络。除医生之外,患者需要寻找可靠的顾问或家人朋友,在感到沮丧时能够得到陪伴。此外,在糖尿病支持小组分享故事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向最亲近的人寻求帮助。艾丽西亚指出,可以向亲人求助任何事情:包括让家人提醒自己服药,或者请朋友每周陪同散步几次。她认为:“人们若失去社会的支持,就容易崩溃。”
认识到转变不是一件易事
改变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需要一边做出改变一边控制血糖,更是难上加难。
艾丽西亚指出,被诊断出并发症和尝试新的治疗方法会给人带来忧虑。
为了缓解压力,可以试着预知生活中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并为其做好准备,这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影响。
与医生进行详细的沟通
定期复诊。与医生见面时,需详细说明目前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糖尿病使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或焦虑。更重要的是,上述感受也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管理糖尿病的能力。
艾丽西亚指出,健康的心理状态与正确饮食和锻炼身体同等重要,但却常常被忽视,并且患者应该积极主动地跟医生沟通自己的情况,虽然医生在控制糖尿病方面受过专业的训练,但对其在心理上造成的伤害可能还不够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