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常见的转移途径包括淋巴结转移和血道转移。
Table of Contents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是指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管道内,并在此生长。甲状腺癌常转移到颈部淋巴结,这也是影响患者结局的重要因素。
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
甲状腺癌有四个主要病理类型(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见下表:
表 1: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 | |
病理类型 | 转移占比 |
乳头状癌 | 30%~60% |
滤泡状癌 | 10%~20% |
髓样癌 | 30%~50% |
未分化癌 | 60% |
容易转移到哪些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转移常见于中央区(图中 VI~VII 区),这往往是转移的第一站。其次是侧颈区(图中 I~V 区,常见转移到 II~V 区),往往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基础上发生。
癌细胞常首先到达病灶同侧淋巴结,有少部分乳头状癌可累及双侧颈部淋巴结。
极少数分化型甲状腺癌会出现“跳跃式”转移,即“绕过”中央区而转移到侧颈部淋巴结。
甲状腺癌出现淋巴结转移或局部侵犯,会有哪些症状?
甲状腺癌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时,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增大到一定体积时,就出现颈部无痛性肿块。
当肿块压迫、侵犯周围组织时,会出现相应症状。例如,侵犯喉和气管,会引起呼吸道梗阻,出现刺激性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侵犯食管,会引起进食哽噎、吞咽困难;侵犯喉返神经,会引起声音嘶哑、喝水呛咳。
如何判断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癌患者术前做颈部超声检查,不但能观察原发癌灶,还可能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如果超声怀疑有转移,医生有时候会建议做增强 CT 检查和淋巴结穿刺活检。
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如何治疗?
与原发癌灶一样,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也首选手术切除,称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详情请您点击下文。
相关阅读:
血道转移
血道转移,指癌细胞进入血液循环,转移至全身远处的器官,如肺、肝、脑、骨骼等处。
血道转移的发生率
表 2:各类型甲状腺癌远处转移发生率 |
|
甲状腺癌类型 | 发生率 |
乳头状癌 | 1%~4% 初诊时发生;2.5%~5% 初次手术后发生 |
滤泡状癌 | 7%~28% |
低分化和未分化癌 | 近 50% |
髓样癌 | 10%~15% |
常见的转移部位有哪些?
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50%);其次为骨骼(25%),以及其他部位。好发部位依次为脊柱、肋骨和骨盆等;如果发生脑转移,多见于大脑,少见于小脑。
远处转移有哪些症状?
转移到哪里,就出现相应的症状。比如脑转移会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精神异常等;肺部或胸腔转移引起咳嗽、咯血及胸部不适;骨转移可能造成病理性骨折、疼痛、压迫症状等。
发生远处转移后怎么办?
发生远处转移后,医生可能考虑的治疗方案包括:
- 如果医生评估可以手术切除,首选手术;
- 如果转移病灶能摄取碘,可以尝试放射性碘(radioactive iodine,RAI)治疗;
- 外放射治疗;
- 如果肿瘤没有进展或进展缓慢、没有症状、并且没有侵犯重要区域(如脑和脊髓),医生也可能建议在内分泌治疗(服用甲状腺素片)下密切观察;
- 对于疾病迅速进展的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癌组织不摄碘),可尝试化疗和新型靶向治疗。
相关阅读:
共同撰写: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钱凯医生 张婷婷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