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优势

  现代医学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的。近十几年来,又陆续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肠促胰岛素等在中国上市,西药的降糖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但是,研究证明,西药降糖的效力与防治慢性并发症的效力并不成正比例,与糖尿病患者的寿命也不成正比例。血糖控制得越低,心血管风险越大。这可能是由于患者血糖越低,出现低血糖的几率越高,对心、脑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也越大。所以,稳定血糖、防治慢性血管并发症才是治疗糖尿病的重点。

  临床经验证明,长期或间断服用中药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抵抗力较强、出现慢性并发症的时间较迟、应用胰岛素的时机延后。这是因为:

  1、中医是辨证论治,不是将一些有降糖作用的中药简单罗列在一起。患者血糖升高,往往是有原因的,比如失眠、便秘、多汗、心情郁闷等,也有学者叫“血糖不利因素”。中医治疗高血糖,不是有什么特效降糖药,而是针对这些“不利因素”,改善这些症状,从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降糖方不能通用”的原因。

  2、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发病与“胰岛功能衰竭”密切相关,而中医之“脾”,包括“胰”与“脾”的功能。实验证明,中医健脾益气法治疗糖尿病能改善胰岛功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延缓胰岛细胞的衰竭,从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同时也能延缓应用胰岛素的时机。

  3、老年糖尿病人的临床表现有以下特点:

  ⑴三多一少症状不典型,而常出现饮食无味、神疲倦怠、腰膝酸软、四肢乏力等症状;

  ⑵病程较长;

  ⑶发病隐匿,相当多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查体发现患病,而无典型症状,早期出现的只是精力不足、功能减退等脾肾虚的轻症;还有很多患者直至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病变、酮症酸中毒、肾功能不全才来就诊,而此时已为糖尿病的后期或严重并发症阶段;⑷年老体虚。

  根据以上临床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老年糖尿病以本虚为基础,以脾肾双亏为主要病机。所以在治疗上,在立足健脾益气的同时,不忘适当应用补肾药。而健脾补肾中药多有增加抵抗力、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如枸杞、山萸肉、生地黄、补骨脂、桑寄生、杜仲、菟丝子、炒山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