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分享:晚期食管癌,营养干预能做些啥?

食管癌患者最易出现的症状就是吞咽困难,进而导致营养摄入不够。肿瘤又会导致机体代谢改变、能量消耗增加,因此常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

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能改善营养不良,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来讲解营养支持治疗是如何帮助晚期患者的。

病史简况

李先生来就诊时已 68 岁,于 3 年前查出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接受了手术切除治疗,并在术后进行了辅助放疗。

最近 1 个月,他再次出现吞咽困难,食欲欠佳,饮食比平时减少 2/3,体重在 1 个月内下降 3 kg。

到医院验血,提示为低蛋白血症。内科医生判断他的食管癌发生了复发转移,已处于临床晚期,而且营养状况不佳,可能会影响后续治疗。

严重营养不良,怎么办?

为了改善营养状况,李先生来到了营养门诊。营养师在了解其详细病史后,进行了 24 小时膳食调查。

具体做法是,由营养师询问,并结合食物模型,调查患者在 24 小时内的膳食摄入情况,包括所有食物、营养补充剂的种类以及摄入量。

随后,李先生还接受了血生化、血常规、人体成分检测(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检测体内蛋白质、脂肪、钙质等的含量)等检查,最终被诊断为“严重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治疗,怎么做?

营养师建议,应先进行1~2 周的营养支持 ,再做下一步治疗。

营养支持采用 “3+3 ”方案,即 3 顿正餐,采用半流食的形式,并于正餐间增加 3 次加餐,通过口服“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s,FSMP) 来补充营养,同时静脉输注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等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简称“特医食品”,是为了满足部分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营养支持 1 周后,李先生的体力及营养状况已有明显改善。随后接受了 6 个周期的化疗,肿瘤明显缩小,食欲不佳、吞咽困难等症状也有明显改善。

化疗后,营养师定期对他进行营养评估,随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专业的姑息治疗团队也对疼痛等不适症状进行了控制。

半年后,由于肿瘤全身多发转移,李先生的身体状况在一两周内急转直下,最终安静却没有痛苦地离开了人世。

营养干预是怎样帮助晚期患者的?

进展期肿瘤患者的预期寿命从数月到数年不等,可能伴随厌食、疼痛、腹胀、乏力等一系列症状,导致进食减少、体重下降,影响生活质量。许多大型的食管癌中心都组建了多学科团队,由肿瘤内外科医师、营养师、精神科医师等组成,共同对晚期患者实施姑息治疗。

营养筛查和干预是重要的一环。

某些基层医院可能没有专门的营养科,因此,建议您能到正规的大医院就诊,或者咨询就诊医院的营养师。如果当地的医疗条件达不到,您也可以在家进行自我营养筛查,由家人协助监测体重及饮食变化,判断是否存在营养风险。

评价标准是:近期饮食减少 1/3 以上,或体重在 3 个月内下降超过 5%,或在一周内下降超过 1~2 kg。

如果抽血检查发现血清白蛋白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也可初步判断存在严重营养风险。

晚期患者需要什么样的营养支持?

1. 预期寿命数月或数年的患者

营养治疗的目标是,保证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减少代谢紊乱,维持适当的体能状态,能适度活动,生活质量满意。具体手段包括:饮食指导、口服营养补充、肠内营养管饲或肠外营养支持。

饮食原则: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化,不必过分忌口。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鱼、禽、蛋、 乳和豆类,限制红肉,尽量不吃加工肉类。如存在早饱、食量减少等症状,建议少量多餐,吃饭时少喝汤水;可以在餐间补充水分。

如果经生化检查或临床表现证实,您存在某类营养素缺乏,建议在医师或营养师指导下,使用“特医食品”或营养素补充剂进行补充,但不建议您盲目补充。

2. 预期寿命仅有数周或不足 2 个月者

主要根据本人的愿望,在自主进食的基础上,进行口服营养补充或适量补液治疗。此时营养达标不再是主要目的,改善症状、预防脱水、让您感到舒适,才是最重要的。不建议采用有创的静脉营养支持及大量补液治疗。

饮食原则:少量多餐,食物清淡、好消化,可在三餐之间口服补充“特医食品”100~200 ml,每日 3 次。

3. 临终患者

临终患者一般只能进半流食或流食,极少量饮食就可以满足需要,过多补液反而会导致水肿、增加痛苦。此时,营养支持主要是为了缓解饥饿和口渴。

下列食物可供选择:

  • 主食类,如烂面条、面片、面包、馄饨、鱼片粥、南瓜粥,蔬菜米糊;
  • 蛋白质类,如鸡蛋羹、豆腐脑、肉泥丸子、鱼丸子等;
  • 蔬果类,如嫩叶菜(豆苗、菠菜、娃娃菜等)、瓜果菜(西葫芦、南瓜、冬瓜、番茄等)、鲜榨蔬果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