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防治,关口前移是关键

从一场咳嗽到肺癌复发!

近日,在广州某医院上演了感人的一幕,一位 85 岁高龄的老奶奶在儿子的搀扶下,动情地为呼吸科团队送上锦旗,她用带着湖南乡音的普通话激动地跟冯起校主任说着话,原来这面锦旗是替她住院治疗的老伴送的。

今年 5 月,已经八十多的韩老伯持续咳嗽了好长一段时间,咳嗽的时候总觉得胸部不舒服。害怕病情复发的他立即去医院做了检查,经检查发现右侧骨转移,肺癌复发。在这之后,韩老伯走上了艰辛的求医之路。先是在老家的医院治疗,诊疗效果不明显以后,于是来到了广州求医。去了好几家大医院治疗效果都不好,之后还做了“右 8-9 肋骨转移瘤切除术+肺修补术”,术后一直持续右上腹痛,每日需要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止痛,但是疼痛并没有明显的改善,痛不欲生。

花了大量的钱,受了各种治疗的苦,疼痛不减。就在韩老伯和家人心灰意冷的时候,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韩老伯来到了这家医院。刚入院时,韩老伯呼吸急促、口唇发白,不吸氧时的血氧饱和度只有 73%(正常值为 95%-99%)。

医生考虑到韩老伯右下肺癌术后复发并骨转移,合并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采取肺癌与肺部基础疾病同时治疗的“癌肺同治,中西并俱”理念,给予抗感染、平喘化痰、营养支持、止痛及抗肿瘤等中西医治疗。

经过医护共同的努力,韩老伯气促、右胸痛症状较前明显改善,家属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韩老伯的老伴伏奶奶不停地跟儿子念叨,“这里的医生真是太好了,真不知怎样感谢他们。”儿子思来想去,给妈妈出了个主意,“那就给这里的医护人员送个锦旗吧”。于是就有了开头这一幕。

都说求医之路难,这其中的酸楚想必只有韩老伯和家人才懂。那么,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预防?

不得不说的预防知识这里全都有

肺癌的早期症状

  1. 咳嗽:往往容易被医患双方忽略。尤其在中国空气质量不佳的情况下,咳嗽症状过于常见,容易被漏诊。如果患者咳嗽持续超过两三周,必须引起重视。除了需要与呼吸道过敏、呼吸道感染进行鉴别诊断之外,本身就患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过敏或者胃食道反流的患者由于原发疾病有咳嗽症状,诊断时需要认真辨别。咯血、声音嘶哑也是肺癌的常见症状。
  2. 行动时气促:这个症状容易被认为是年迈、体质不佳或者肥胖导致的。如果患者在日常活动中感到呼吸急促,而无心血管方面的疾病,需要注意肺癌的筛查。

  3. 肩、背、胸、臂疼痛:肺部肿瘤可能压迫神经,造成患者肩部、胸部、背部或手臂疼痛——这一症状甚至可能在咳嗽和气促之前出现。如果这些部位出现疼痛症状而无疾病相关的原因,尤其是咳嗽和呼吸时加重的疼痛症状,需要密切关注。高达 50% 的肺癌患者在被诊断时有胸痛或肩痛状况。

  4. 反复感染:反复发生肺炎或支气管炎的患者被诊断出肺癌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如果肿瘤接近气道,患者更容易发生阻塞性肺炎。长期吸烟、环境污染、免疫力下降等也可造成支气管炎甚至肺炎,这些同样也是肺癌的高危因素。

  5. 异常症状或体质下降:比如 1.7% 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早期会发生膝盖疼痛。此外一些综合症状,比如疲劳、胃口下降、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甚至抑郁症的发生都有可能提示肺癌。统计数据显示,25% 的肺癌患者在被诊断出肺癌时是没有特异性症状的,许多是出于其他原因进行 CT 检查才发现的。

预防肺癌有秘笈

  1. 拒绝吸烟 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烟草内含有导致肺癌的致癌物质。所以我们要远离肺癌,首要的事情就是远离烟草,同时也要远离二手烟甚至三手烟。
  2. 减少室内污染 室内污染如装修材料所散发出来的室内氡是仅次于吸烟的肺癌第二大诱因。因此,远离肺癌,请尽量使用环保材料,同时需做好通风措施。
  3. 注意职业防护 对开采放射性矿石的矿区,建议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工作人员受辐射量。对暴露于致癌化合物的工人,需要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劳动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与致癌因子的接触。

早筛早诊是关键

1.筛查意义

我国肺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5 年生存率仅为 19.7%,其中 IV 期患者 5 年生存率仅 5%,I 期患者却高达 70%。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提高肺癌生存率最有效的方法。筛查是早期发现肺癌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在众多无症状的人群中发现癌前或早期肺癌患者,并给予其精准防治,是提高肺癌治疗率的关键。

2.筛查人群

国内外一致推荐肺癌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筛查,以早期诊断肺癌。但是,如何定位中国的筛查人群,还应因地制宜考虑,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我国肺癌高危人群定义为年龄≥40 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吸烟≥400 年支(或 20 包年),或曾经吸烟≥400 年支(或 20 包年),戒烟时间<15 年;

(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3)合并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尤其一级亲属家族史。

3.筛查方法

2011 年美国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胸部低剂量 CT(LDCT)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可使肺癌的病死率下降 20%。并且 LDCT 筛查技术具有简便、易行、价廉、损伤少、灵敏度高、患者参与性高和易普及等优点,国内外一致推荐 LDCT 作为高危人群肺癌筛查可靠的基础检查手段。

肺癌在中国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中居首位,我国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占全球的 1/3。因此,降低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肺癌筛查及早诊早治策略至关重要。LDCT 既是高危人群肺癌筛查的基础检查手段,也是定期复查最可靠的随访手段。同时辅助肿瘤标记物检测、支气管镜检查、痰液细胞学检查及人工智能等深度挖掘分析可进一步提高筛查的精准度及筛查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