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有哪些方法?

常有乳腺癌患者问,手术不是已经切掉肿瘤了吗,为什么还要继续接受治疗。事实上,乳腺癌是一种需要综合治疗的恶性肿瘤,为了彻底去除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手术后仍需要进行辅助治疗以降低转移复发风险。那么,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有哪些方法呢?

化疗

化疗是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治疗效果也比较明确。一般认为,辅助化疗应在术后 1 个月内开始,间隔时间过长会影响治疗效果。医生一般会根据复发风险、辅助化疗药物的有效性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以足够的药物剂量强度针对性地制订辅助化疗方案。对于复发风险低或中等者通常进行 4~6 个疗程化疗,对于复发风险中或高等者一般会治疗 6~8 个疗程。

放疗

乳腺癌的放疗主要包括对乳腺和胸壁的照射以及对周围淋巴结的照射。对于行保乳手术的患者,术后放疗被证实是有利于降低局部复发率的。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放疗则主要用于评估认为乳腺周围淋巴结复发风险高的患者,通常是 T3 或腋窝淋巴结阳性 ≥4 个的患者,或 1~3 个淋巴结阳性但腋窝淋巴结检测不彻底者。

如果要进行乳房再造,对于要植入假体并需要做放疗者,医生一般会建议进行即刻乳房再造,即在乳腺癌手术的同时进行再造。如果采用自体组织进行乳房再造,放疗可以在再造前或再造后进行。目前也有延迟-即刻乳房再造,即在行全乳切除的手术中放置组织扩张器,待化疗结束后再次手术取出扩张器用假体替换,这种情况通常是在切除手术后 4 周再行放疗,这样有利于减轻术后放疗的不利影响。

内分泌治疗

约有 2/3 的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含有一定的雌激素受体(ER),还有 40%~50% 的患者肿瘤组织中含有孕激素受体(PR),这类患者对激素治疗敏感,是内分泌治疗的适合人群。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他莫西芬(Tamoxifen)、托瑞米芬(Toremifene)、氟维司群(Fulvestrant)、阿那曲唑(Anastrozole)、来曲唑(Letrozole)、依西美坦(Exemestane)等,有时需要使用特殊药物如戈舍瑞林(Goserelin)、亮丙瑞林(Leuprorelin)或者手术方式进行卵巢去势,即使用上述方法快速将体内雌激素水平降至极低水平。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月经情况、激素水平等选择治疗药物和时间。

靶向治疗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与乳腺癌结局有密切关系,在 20%~30% 的乳腺癌中可以检测到该基因过度表达,被认为是与乳腺癌的不良结局有关的因素。靶向 HER-2 的药物被认为在早期及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均有重要作用,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拉帕替尼(Lapatinib)、帕妥珠单抗(Pertuzumab)等。

总之,根据患者情况,术后可能需要接受不同的辅助治疗,医生会进行综合评估后予以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