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腺癌导致的消耗性体重下降的诊断

  消耗性体重下降是指由于消耗性疾病引起的体重下降的表现,可见于肺结核、糖尿病、甲亢等。许多疾病可以引起消瘦,最常见的如糖尿病,甲亢,肿瘤等。 消瘦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还有就是和运动量大,饮食睡眠不好,过度的心里压力大引起的问题,注意查一下具体的情况。
  小肠腺癌是引起消耗性体重下降的常见病因,小肠腺癌是来自小肠黏膜的恶性肿瘤,多位于十二指肠乳头部周围、空肠和回肠。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之一。在小肠腺癌中,发生在十二指肠的腺癌往往出现症状较早,也容易诊断和治疗。
  小肠腺癌临床表现多与肿瘤所在部位有关,常见表现有腹痛、消化道出血、肠梗阻,可有体重下降、恶心、呕吐、贫血、发热等。十二指肠腺癌尚有黄疸。腹部肿块少见。其诊断标准如下:
  1、腹痛:
  一般为慢性腹痛,与饮食关系不密切。早期较轻,易误诊为胃痛,疼痛多在上腹正中或偏右,呈持续性钝痛、胀痛、隐痛,并逐渐加重,致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并发肠梗阻、肠穿孔时腹痛剧烈。
  2、梗阻症状:
  常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环形狭窄病变常以慢性不全性肠梗阻为主要表现,肿块呈浸润性生长,使肠腔僵硬、狭窄,出现肠梗阻。病人常有呕吐,腹胀,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带有胆汁或血液。
  3、消化道出血:
  较常见,溃疡型腺癌表面因血管糜烂、破溃可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的消化道出血。多数为慢性失血,以黑便为主,病变累及较大血管时,可有大量出血,表现为呕血或便血,大便呈现黑便或暗红色,甚至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长期慢性失血则有贫血。
  4、腹部肿块:
  小肠腺癌的体积一般不大,很少出现肿物,有报道约1/3的病人就诊时可扪及腹部肿块,可能为梗阻近端扩张增厚的肠管。向腔外生长者有时也可扪及肿块,可有压痛,消瘦者肿块界限清楚。
  5、黄疸:
  十二指肠降部肿瘤80%是以黄疸为主要症状。肿块压迫胆总管或十二指肠乳头部而引起胆管阻塞发生阻塞性黄疸。早期呈现波动性,后期呈持续性并逐渐加深。
  6、体征:
  病人可呈现消瘦、贫血貌,腹部可有压痛,压痛部位常为肿块所在部位,至晚期可触及腹部肿块。并发肠梗阻者有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亢进。肠穿孔者可有腹膜刺激征。有肝脏转移者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