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
许多糖尿病患者常因为“没感觉”而误以为病情不重,不需要接受治疗,从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糖尿病的危害在于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的形成是一个慢性过程,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不适感。但损害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而且这些损害是不可逆转的。随着病程进展,患者多个器官功能减退,生活质量将明显下降。
糖尿病发现初期、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措施、血糖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病情进展情况。所以,早期发现后,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尽量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稳定的水平,才能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没有感觉,不代表血糖控制好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没“感觉”就说明自己血糖控制得好。糖尿病是个体差异性很大的疾病,病情也不断变化。随着患病时间延长,患者身体也可能会对高血糖的情况产生适应性,从而不出现不适症状。如果因为这种“没感觉”就误以为血糖正常,而放松血糖监测和治疗,等不适症状再次出现时,往往说明病情严重了。
因此,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就要树立长期备战的决心。不仅需要长期治疗,还需要长期监测血糖。目前临床常用的血糖监测指标有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良好、病情稳定的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半月也要复查一次空腹及餐后 2 小时血糖,每 3 个月复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不良或不稳定者,每天应至少有一次空腹及餐后 2 小时血糖监测。每周最好能做一次全天 7 次血糖监测。患者只有配合积极的血糖监测,而不是“跟着感觉走”,才有可能真正做到血糖控制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