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有不少学者撰文披露中草药的副作用,但引起注意的往往仅限于学术界。医务工作者往往忙于日常工作,甚少有撰写科普文章的兴趣,加之我国中药历史漫长久远,寻常百姓在疾病治疗上应用中草药的现象又非常普遍目前,人们对中草药副作用方面的认识不足。
许多患者通常想当然地认为,中草药来源于自然,没有污染,因而片面地认可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却忽视其存在或潜在的毒性。更因多数患者并非在正规有资质的中医医生指导下用药,其危害更加可拍。最近今天,接连收到几位罹患肝癌患者服用民间草药导致肝功能迅速恶化的病例,心情沉重,因此,在这里再谈一谈中草药的副作用,以及肝癌患者怎样选择服用中草药。
文献报道中最被关注的中草药潜在的肝脏毒性有关的中草药有野百合、千里光、天芥菜、猪屎豆属、巴拉圭茶、麻黄、金不换、狗舌草、紫草科、复方制剂小柴胡汤。其主要成分吡咯双烷生物碱的肝脏毒性可在动物实验中被诱导,并呈剂量依赖性,还可导致典型的肝窦阻塞综合征(SOS),SOS以门脉高压和非肝硬化腹水为特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水、肝肿大及转氨酶升高,并常导致肝衰竭。其中金不换、大白屈菜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更接近超敏反应,与剂量大小没有关系,常出现阻塞性黄疸。
石蚕属植物、马兜铃属植物、八角莲属、波希鼠李皮、番泻叶也可致DILI,停药后,患者的DILI症状和生化检查可恢复正常。
此外,还有关于白藓皮、牡丹皮、何首乌、甘草、苍术和黄药子等中草药导致肝损害的报告。
中草药引起DILI的临床病理表现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已知的肝脏病理变化。症状轻微的患者可能仅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增高,但也可出现急慢性肝炎、肝脂肪变性、胆汁淤积、肝脏带状或弥漫性坏死、肝纤维化或硬化、肝静脉闭塞性疾病(现称肝窦阻塞综合征),严重者甚至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需要接受肝移植。
由于人们普遍存在中草药无害及自然植物无毒的错误观念,中草药的采集、加工和炮制过程不规范也能导致中毒事件发生。因此, 肝癌患者要遵照医嘱服用中草药制剂,避免超过规定剂量和长期服用,不要误将外用药内服,对民间单偏方应采取慎重的态度且在正规中医资质并熟悉肿瘤治疗的医生指导下服用,以防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