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靶向治疗

  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是将乳腺癌细胞本身过表达而正常细胞不表达或者低表达的特定基因或者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等)作为药物作用的靶点,通过药物和这些特定的作用位点相结合,较大程度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且对正常细胞伤害较为轻微的治疗方法。

  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乳腺癌的关系?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HER2基因)的扩增与增加细胞分化、迁移、肿瘤侵袭、局部及远处转移等多种生物活性相关。国内外研究发现,大约30%的乳腺癌患者存在HER2基因的扩增和过表达,它的过表达和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多个国内外的临床试验均证实了将这一表达位点作为治疗乳腺癌靶点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2、乳腺癌靶向治疗常用药物有哪些?

  乳腺癌靶向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拉帕替尼、T-DM1等。国内作为乳腺癌靶向治疗的一线药物为曲妥珠单抗。

  3、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方法?

  曲妥珠单抗与化疗药物联合运用时,可采取周疗或者每3周1次的治疗方案。每周方案中曲妥珠单抗的首次剂量为4mg/kg,随后每周2mg/kg;每3周方案中曲妥珠单抗的首次剂量为8mg/kg,随后每3周6mg/kg,治疗持续时间为1年。

  4、曲妥珠单抗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曲妥珠单抗用于乳腺癌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恶心、呕吐、输注反应、腹泻、感染、咳嗽加重、头痛、乏力、呼吸困难、皮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和肌痛。需要中断或停止曲妥珠单抗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充血性心衰、左心室功能明显下降、严重的输注反应和肺毒性.

  5、曲妥珠单抗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运用曲妥珠单抗治疗中国,最需要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曲妥珠单抗的心脏毒性。

  (1)治疗前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病史、查体、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并且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

  (2)曲妥珠单抗治疗过程中,每3个月复查一次心脏超声,评估LVEF值。

  (3)曲妥珠单抗治疗结束后,建议每6个月复查一次心脏超声(结束2年内)。

  (4)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停止曲妥珠单抗治疗至少4周,并每4周检测1次LVEF:

  ①LVEF 较治疗前绝对数值下降≥16%。

  ②LVEF 低于该检测中心正常范围并且LVEF 较治疗前绝对数值下降≥10%。

  ③4-8 周内LVEF 回升至正常范围或LVEF 较治疗前绝对数值下降≤15%,可恢复使用曲妥珠单抗。

  ④LVEF 持续下降(>8 周),或者3 次以上因心肌病而停止曲妥珠单抗治疗,应永久停止使用曲妥珠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