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眼镜检查、眼底照相、FFA图像和OCT图像的优缺点

  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0,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医学数字化影像成像仪器的出现,为眼科医生在DR临床诊治方面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追踪观察方面也提供了更得力的手段,促进临床诊治模式的转变。

  但这些检测仪器各有优缺点:

  检眼镜检查包括直接和间接眼底镜两种,是最基本的眼底检查方法,仪器成本低廉,具迅速、方便、精确、无信息损失的优点,小瞳孔直接眼底镜检查下单一视野范围小,需要不断调整检查方向和患者眼球转动来配合,间接眼底镜成像为倒立,需要散瞳,此两种仪器形成的快速诊断要求检查者具备较丰富的先验知识,并熟练DR临床鉴别诊断,客观上不能保存,不利于追踪观察和对比诊断。眼底照相可快速获取不同视野范围的眼底彩色图像,包含有活体信息和特征,直观明了,准确高,较全面反映后极部视网膜损害,并具有数字化保存功能,便于定期对比观察。

  FAA是从视网膜血管循环生理角度反映视网膜屏障损坏状态,高清晰摄像技术能动态捕捉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循环状态,间断或连续采集可形成视网膜静态的黑白图像或动态小电影资料,在DR早期诊断中敏感性强,确诊率高,能发现检眼镜或眼底照相下不易发现的视网膜深层微血管瘤。是眼底病诊治中的“金标准”,能确定视网膜无灌注区的范围和大小,以及从荧光素渗漏形态确定新生血管性质是其独特的优势。但该检查为有创性手段,费时耗力,存在过敏反应,临床应用受限,不适合大规模筛查中使用。

  OCT是一种以显微级别的分辨率(10μm内)直接测量视网膜形态,能切面显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变化,能发现检眼镜、眼底照相和FFA不易检测的DR引起的轻微黄斑水肿,有快捷、无风险,不用散瞳的优势,但不能确定微血管瘤存在与否,对视网膜激光光凝无指导价值。

  总之,常规检眼镜结合眼底照相检查,或者结合OCT、FFA检查,能明显提高眼科医生防治视网膜疾病的水平,做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