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患者需要做PET-CT吗?

PET-CT 是正电子发射成像结合 CT 扫描的全身性系统性的检查方法,对恶性肿瘤诊断和定位的准确性较高。但因其价格昂贵,一般只在常规检查无法查出恶性肿瘤原发病灶时才应用。

恶性肿瘤在影像图片上往往显示出肿瘤病灶区域的核素摄取浓聚现象。目前 PET-CT 中使用最多的核素是 18F-FDG。肾癌对 18F-FDG 的摄取量与肿瘤细胞生长的速度有关,生长快的肾癌细胞摄取高,生长缓慢的肾癌细胞摄取偏少。然而,使用 18F-FDG 核素的 PET-CT 显像对肾癌的检出灵敏度并不高,大约 70%,而且由于 18F-FDG 主要由泌尿系排泄,肾内可残留较多的放射性,对肾内肿瘤的诊断产生影响,判断结果时要仔细鉴别。

因此,PET-CT 目前还不是肾癌诊断中的必需检查,只有个别诊断困难的患者需要进行 PET-CT 扫描作为诊断参考。另一方面,全身 PET-CT 检查确实有助于排除远处转移,在判断肾癌的生物学特征以及预后方面仍有很大应用价值。

此外,采用最新的 11C-醋酸盐(11C-acetate)核素替代 18F-FDG 可能有助于提高肾癌的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