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共识(2016):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治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在中国,其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据估计,2015年我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有 60300 例,死亡约 26600 例。

我国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诊时就已经出现转移。目前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仍然为内分泌治疗,但经过平均时间为 18~24 个月的内分泌治疗,几乎所有患者都将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患者一旦进入 CRPC 阶段,预后一般较差。

为此,中国抗癌协会组织国内泌尿肿瘤专家制定了针对 CRPC 患者的共识,旨在帮助制定适合该类患者的最佳诊疗方案。现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CRPC的定义

CRPC 指持续雄激素剥夺治疗后疾病依然进展的前列腺癌。

诊断 CRPC 应同时具备以下 2 个条件:

  • 血清睾酮达到去势水平(<1.7 nmol/L);
  • 生化进展:间隔 1 周或以上连续 3 次测量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上升,连续两次较最低值升高 50% 以上,且 PSA>2 μg/L;或影像学进展:骨扫描发现 2 个或 2 个以上的新病灶或符合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的软组织病灶增大。

CRPC的治疗手段

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
  • 醋酸阿比特龙
  • 恩杂鲁胺
细胞毒性药物
  • 多西他赛
  • 卡巴他赛
  • 米托蒽醌
  • 雌莫司汀 
免疫治疗药物
  • Sipuleucel-T
骨转移治疗相关药物
  • 唑来膦酸
  • 223Ra
  • 地诺单抗 

CRPC的治疗策略

不伴转移的 CRPC (M0期)

  • PSA 倍增时间较快(<8个月)的患者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因此,应每 3~6 个月行影像学检查。对于 PSA 倍增时间较慢的患者(>12个月),应每 6~12 个月行影像学检查。
  • 推荐在定期评估的基础上调整内分泌治疗。可根据患者情况选用第一代抗雄激素药物(氟他胺、比卡鲁胺)、雌莫司汀、类固醇激素治疗或抗雄激素撤退治疗。
  • 对于部分患者,在其充分知情的前提下可考虑实施局部治疗手段,如减瘤性前列腺切除术或针对前列腺的放疗。

无疼痛或轻微疼痛症状的转移性 CRPC (M1期)

  • 单纯去势的患者:加用或换用第一代抗雄激素药物或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可使 30% 的患者出现一过性的 PSA 下降(证据级别 3)。
  • 已行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的患者:暂停服用抗雄激素药物,观察抗雄激素治疗撤药反应。
  • 阿比特龙 1 000mg(1次/d)联合泼尼松 5 mg(2次/d)
  • 恩杂鲁胺 160 mg(1次/d)
  • 多西他赛 75 mg/m(每 3 周 1 次)联合泼尼松 5 mg(2次/d)

伴有显著疼痛症状的转移性 CRPC (M1期)

  • 多西他赛 75 mg/m(每 3 周 1 次)联合泼尼松 5 mg(2次/d)
  • 阿比特龙 1 000mg(1次/d)联合泼尼松 5 mg(2次/d)或恩杂鲁胺 160 mg(1次/d)。

化疗后进展的转移性 CRPC (M1期)

  • 卡巴他赛 25 mg/m(每 3 周 1 次)联合泼尼松 5 mg(2次/d)。
  • 阿比特龙 1 000mg(1次/d)联合泼尼松 5 mg(2次/d)。
  • 恩杂鲁胺 160 mg(1次/d)。
  • 其他治疗方案(生存获益不明):如果中断多西他赛化疗前评估化疗有效,可以再次尝试化疗。米托蒽醌联合泼尼松可缓解前列腺癌引起的疼痛症状。

特定病理类型的 CRPC

一线雄激素剥夺治疗无反应,临床或影像学进展但 PSA 不升高的患者要考虑前列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或前列腺小细胞癌,可以考虑行病灶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对这些患者可以采取联合化疗方案,如顺铂联合依托泊苷、卡铂联合依托泊苷。

体能状态差的 M1-CRPC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COG)制定的体能状态评分常被用于肿瘤患者的分类。通常体能状态评分 ≤1 的肿瘤患者能够耐受上述治疗,而体能状态评分 ≥2 的患者则很难从上述治疗中受益。因此,针对体能状态差的 M1-CRPC 患者,推荐以下的治疗方案:

  • 未接受过多西他赛化疗
    • 阿比特龙 1 000mg(1次/d)联合泼尼松 5 mg(2次/d)或恩杂鲁胺 160 mg(1次/d)。
    • 由肿瘤导致的体能状况差: 既往体健,但由于肿瘤在骨骼或实质器官迅速进展,导致严重疼痛、虚弱、体重下降的患者可尝试多西他赛或米托蒽醌化疗,然而必须关注治疗剂量和毒性不良反应。
    • 由骨痛导致体能状态差的 M1-CRPC 患者:在体能状态评分低、单纯骨转移伴骨痛的 CRPC 患者中,223Ra 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如果体能状态评分差是由骨痛引起,应用 223Ra 治疗或可使此类患者受益。
  • 曾接受过多西他赛化疗

可采用最佳支持治疗、阿比特龙、恩杂鲁胺或放射性核素治疗。

骨相关治疗

  • 延长生存期的治疗:对于仅有骨转移的 CRPC 患者,推荐每 4 周 1 次 223Ra 治疗,共 6 个疗程。
  • 支持治疗:每 4 周应用地诺单抗 120 mg 或唑来磷酸 4 mg 预防骨相关事件发生。
  • 姑息性放疗:
    •  前列腺癌骨转移灶大多对放疗敏感。针对特定病变部位的外照射放疗可使绝大多数患者的疼痛出现部分或完全缓解。
    • 对于有多处骨转移灶的 CRPC 患者,采用全身 89Sr 放射性核素治疗对于缓解症状可能有效,但有严重骨髓抑制和输血依赖性的风险。
    • 怀疑有脊髓压迫,需要立即诊断和治疗。治疗方案有外科瘤体减灭术+放疗、内固定术+放疗或放疗+类固醇治疗。

可选治疗

  • 雌莫司汀和雌激素
  • 临床试验:由于 CRPC 患者的长期预后不佳,推荐患者积极参加新药临床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