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群 2 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为何有差异?

人们可能知道,如果超重、不运动或者有高血压,患糖尿病的几率会较高。人们也可能知道,患糖尿病的几率也可能与种族和民族、甚至国籍有关。

人各有不同,影响健康、是否患糖尿病的因素很多,例如体重和年龄、是否生性好动、患其他病症的情况等。但研究确实表明,糖尿病在某些人群中更常见。 

用数据说话

在美国,科学家发现,不同种族群体糖尿病发病率也各异:

  • 与白种人相比,非洲裔美国人和亚裔美国人中糖尿病更为常见。
  • 不同族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存在差异。

差异的原因

对于糖尿病在某些种族或人种中更常见的许多因素,研究人员仍在探索中。但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研究了一些现象,能够解释差异产生的原因。

体型

超重或肥胖会增加患 2 型糖尿病的几率,需要认真对待。但是,体重中脂肪的贡献率以及脂肪堆积的位置同样重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亚洲人的身体脂肪含量略高于相同身高和体重的白种人。亚洲人腹部堆积的脂肪也更多。这种“深层”脂肪比臀部或大腿的皮下脂肪更有害,因为它更容易使人对胰岛素产生抗药性,而胰岛素有助于保持血糖水平稳定。这就使得人们患糖尿病的几率上升。

研究表明,非洲裔美国人的体内钾含量往往低于白种人。钾有助于身体保持适当的液体水平,太少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同时,非洲裔美国人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通常比白种人强。

糖尿病与生活方式

居住地和生活方式也很重要。华裔美国人中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生活在中国农村的人群。与日本人相比,日裔美国人也是如此。研究人员认为,产生差异的部分原因可能是高脂肪、高糖的西式饮食。

一项研究发现,在墨西哥裔美国儿童中,越接受典型的美国生活方式,糖尿病患病率往往越高。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现象可能是越来越多的儿童吃快餐的次数增加、而运动量减少的缘故。

个体基因

大多数研究发现,对于种族和人种之间存在的差异,基因在糖尿病风险中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无论背景如何,相同的习惯和生活条件增加患病的几率也大致相同。 

该如何做?

无论是谁,都可以采取措施预防或降低患糖尿病的可能性。

  • 经常锻炼身体,每周五天、每天至少花 30 分钟进行适度锻炼。
  • 当心病从口入。减少糖、饱和脂肪和盐的摄入量。多吃叶菜、全谷类、三文鱼和其他富含 ω-3 脂肪酸的食物。
  • 将体重保持在健康范围之内。
  • 去医院定期体检。
  • 寻找合适的烹饪课程、健康教育或支持计划,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