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属于血液病吗?

血液病会影响患者血液中的 3 种主要成分:

  • 红细胞:携带氧气输送至各个部位的人体组织;
  • 白细胞:抗感染;
  • 血小板:帮助伤口的血液凝结。

血液病也可能影响血液中的液体部分,例如血浆。

血液病的治疗和预后各不相同,这取决于患者受影响的血液成分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红细胞相关的血液病主要是贫血,贫血患者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轻度贫血一般无症状。较为严重的贫血可导致疲乏无力、皮肤苍白、呼吸短促,甚而发生贫血性心、脑病变。

缺铁性贫血

铁是人体产生红细胞所必需的元素。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铁摄入量不足和月经大量失血;胃肠道溃疡或癌症导致的出血也能引发缺铁性贫血。治疗方案包括原发病的治疗及补充服用铁剂,严重者需要接受输血治疗。

慢性病导致的贫血

伴有慢性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贫血。慢性病导致的贫血通常需治疗原发病,但对于某些慢性病伴贫血患者可能有必要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以刺激血细胞生成,或接受输血治疗。

恶性贫血(维生素 B12 缺乏症)

该病患者无法从食物中吸收足够的维生素 B12。致病原因可能胃粘膜吸收功能低下,或是由自身免疫病所致。除了贫血以外,患者最终还会出现神经损伤(神经病变)。日常给予患者高剂量维生素 B12 可有助于预防远期的健康问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骨髓无法产生足够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临床多种病因都可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再生不良,包括:

  • 肝炎病毒、EB 病毒或艾滋病毒感染;
  • 药物副作用;
  • 化疗方案治疗;
  • 怀孕。

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药物治疗、输血、甚至骨髓移植治疗。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该病患者的免疫系统过度活跃,从而破坏自身的红细胞,导致贫血。患者需要使用抑制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如泼尼松,以阻止红细胞遭到异常破坏。

地中海贫血

这是一种遗传性的贫血,主要影响地中海地区的人种。大多数轻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无需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定期输血以缓解贫血症状,尤其是儿童。

镰状细胞贫血

主要波及非洲、南美洲或中美洲、加勒比海岛屿、印度、沙特阿拉伯,以及包括土耳其、希腊、意大利在内地中海国家人群的一种遗传性贫血。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病变红细胞会变得僵硬,流动性差,从而加速破坏。它们还会发生严重的疼痛和器官损伤。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患者体内由于不明原因产生过多的血细胞。过多的红细胞通常造成血流减慢,严重者可能导致某些患者发生血栓。

疟疾

蚊子叮咬后将疟原虫传播到人体的血液中,感染红细胞。红细胞会周期性的发生破裂,引起患者发烧、寒颤和器官损伤。这种血液感染在非洲部分地区最为常见,但也可能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其他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前往疾病流行高危地区的旅行者应事先做好预防措施。

下列是白细胞相关的血液病:

淋巴瘤

淋巴系统中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或淋巴器官异常增殖所形成的一种血液肿瘤。在淋巴瘤患者体内,淋巴细胞可转变为恶性肿瘤细胞,出现异常增殖和扩散。淋巴瘤的两大类型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或放疗通常可以有效延长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时甚至可以治愈。

白血病

这是一种血液系统中白细胞异常增生所产生的肿瘤,患者体内的白细胞发生恶性病变并在骨髓内异常增殖。白血病可表现为急性(病情严重、进展快速)或慢性(病情进展缓慢)。化疗或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可用于治疗白血病患者,甚至可能实现治愈。

多发性骨髓瘤

这是一种称为”浆细胞”的异常增殖所形成的血液肿瘤。浆细胞可大量增殖并释放有害物质最终导致器官、骨骼损伤。多发性骨髓瘤无法实现治愈,不过采取干细胞移植或化疗可以让多数患者延长存活时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一种源于骨髓的血液肿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通常进展非常缓慢,但有可能突然转变为严重的白血病。治疗方案包括输血、化疗和干细胞移植。

血小板相关的血液病又有哪些?

血小板减少症

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减少;许多疾病都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但多数情况不会导致患者异常出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由于免疫功能异常导致血液中血小板数量持续减少的一种疾病;通常没有严重症状,但会造成皮肤出现异常淤青或红斑,严重者发生异常或严重出血。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由于患者对肝素的反应而引起血小板数量减少。肝素是一种抗凝剂,可用于许多住院患者预防形成血栓。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这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疾病,因多种原因导致患者全身的血管中形成微小血栓;在此过程中血小板耗尽,导致其水平显著降低。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由于不明原因,身体产生过多的血小板;过多的血小板最终可造成骨髓纤维化、髓外造血、脾脏肿大、全血减少。患者早期可呈现过度凝血,后期伴有出血。

血浆成份异常相关的血液病:血友病,某些协助血液凝结的蛋白质发生遗传缺陷;血友病有多种类型,从轻微症状到危及生命,严重程度各不相同。

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是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有助于血液凝结。血管性血友病患者是由于体内产生此类蛋白质的水平过低或功能不全。该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但大多数血管性血友病患者幼儿时伴有鼻衄等出血症状,随着年龄增大,出血减轻。某些患者可能在受伤或手术后发生大量出血。

高凝状态

血液有凝结倾向;大多数患者只有轻微的过度凝结倾向,可能并不会因此而就医确诊。但某些患者会反复发生凝血,甚而严重影响重要脏器,这些患者需要每天服用抗凝剂。

深静脉血栓

人体深静脉中形成的血块,通常位于腿部;深静脉血栓可在脱落后通过心脏到达肺部,引起肺栓塞。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这是一种各种疾病引起全身各处血管出现微小血栓从而导致血小板、凝血因子消耗减少,以致出血风险显著上升的严重疾病;重症感染、大型手术或妊娠并发症都可能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