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层流病房俗称“无菌舱”,是患者在移植期间居住的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封闭的病房。空气经层层过滤,去除掉携带病菌的悬浮微粒,加压输送入患者居住的病房内。因此,无菌舱内压力高于舱外,空气只会从患者房间内流动到房间外,而不会反向流动,从而保证了无菌舱内的空气洁净。
无菌层流病房相对较小,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般病房应该有的设施都有。从造血干细胞移植进仓前的预处理开始到出仓,患者大约要经历四个阶段。
目录
第一阶段:预处理期,一般持续一周左右
患者在移植前,要先接受大剂量的化疗和/或放疗,清除患者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就如同在田里种植庄稼前,用“除草剂”清除土壤里的其他农作物和杂草,来腾出骨髓的空间,为随后的移植“播种”做准备。
这个阶段患者会出现化疗常见的反应,比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头晕、无力等等,一般会有强效止吐药物,输液也比较多,大部分人的反应不是很严重,仍然可以正常吃饭、喝水。
第二阶段:造血干细胞移植日,一般 1~2 天
从捐献者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外观看起来就像一袋血,大概 200~300ml 左右,里面有大量生命的种子–—造血干细胞。
在采集当天,经手臂的血管,象输血一样输到患者体内。输入干细胞前,会给患者用一些药物预防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大部分人输注过程很顺利,就如同输血一般,少数人会发生输血反应,如皮肤发红起皮疹,发热,尿液变红。根据采集的干细胞数量,有些人需要输注 2 次。
每个移植患者都应当记住这一天,因为,这是生命重新开始的一天。
第三阶段:骨髓抑制期,一般 2 周
这个阶段也可以理解为“青黄不接期”。如果把患者的骨髓比喻成土壤,土壤里的农作物和杂草都被除草剂清除了,而刚刚播下的种子,还需要时间生根发芽长出来。这个阶段,农田里看不到任何农作物,患者血里的白细胞会跌至“0”,血小板甚至会跌至正常的百分之一,红细胞会跌至正常的一半左右。
这时期的患者会比较虚弱,需要输入别人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来度过这个难关,可能会出现口腔溃疡、肺部感染、腹泻、发热、出血等。需要加强漱口,外阴、肛门口、肛周皮肤的清洁,一般会应用抗生素。口腔溃疡比较重或腹泻患者,会静脉输注营养液。
第四阶段:血细胞恢复期
一般在移植后 2 周即 14 天左右,供者造血干细胞成功植入,患者的血细胞由最低点上升至基本正常。这时,患者的口腔溃疡、感染发热等症状会明显好转,体力逐渐恢复,可以考虑出舱,转到普通病房。
因此,整个舱内的治疗大约持续 3~4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