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老年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为糖尿病者。其发病率高达23.9%。

  老年糖尿病有其自身的特点:

  1、症状不明显。患者多无明显“三多一少”的症状,或者症状轻微而看做是年老的正常表现。或者很多患者因为糖尿病并发症而发现糖尿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脑梗塞、肾病、反复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眼病、外阴瘙痒、下肢坏疽、周围神经病变(手足发凉、麻木)、胃轻瘫(消化不好)等等。

  2、多为2型糖尿病。但因为年老,多数患者的胰岛功能不佳,故口服降糖药效果不好,往往需要用胰岛素治疗。

  3、血糖控制不佳,治疗依从性差,并发症多。老年人器官老化,免疫力低下,兼之很多老年人饮食控制差,或者嫌注射胰岛素麻烦,故治疗效果差,并发症多。

  4、由于有些患者活动不便,或者不欲定期复诊,当病情变化时治疗措施没有随之变化,而出现较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或出现严重低血糖,而危及生命。

  老年糖尿病治疗上的特殊性:

  1、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老年人耐受力差,或者合并严重并发症,故起始剂量宜小,避免药物副作用。胰岛素也应从小剂量开始,并且调整要慢,以免出现严重低血糖。

  2、控糖目标可以适当放宽。对于无并发症患者,可以严格要求,尽量与非糖尿病患者一致。而病情复杂且重,并发症多的患者,可放宽要求。一句话方便记忆:“空腹五六不离七,餐后八九不离十”。

  3、严防低血糖。老年人自身对低血糖调节能力差,生活不规律、用药不合理等都有可能导致严重低血糖而危及生命。故要求老年患者密切监测血糖,规律生活,定期到医院就诊以调整降糖方案。

  4、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而服用多种药物,很多药物都对血糖有影响。如倍他乐克等β受体阻滞剂可掩盖心慌、出汗等低血糖反应,同时可增强磺脲类降糖药的降糖作用;氢氯噻嗪等利尿药长期使用对血糖有影响;糖皮质激素及某些抗抑郁药可导致血糖升高;环丙沙星与格列苯脲合用影响肝功能,并增加低血糖风险。

  5、尽量避免血糖波动较大。较大的血糖波动将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促进斑块形成,而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故需要监测日6-7次血糖,当血糖波动较大时寻找原因,尽量避免。

  老年糖尿病的日常调摄:

  1、饮食均衡合理。少食甜食,多食蔬菜,适量水果,粗细粮搭配。只吃粗粮,不敢吃鸡蛋、肉类等认识都是错误的,会导致营养失衡或不良,反而对身体不好。

  2、运动规律适度。每日行走半小时是最简单的和必须的,宜在餐后半小时左右开始活动,一般活动后心率不超过“170-年龄”为宜。有严重心脑肾并发症者不宜活动。外出活动要随身携带食品防止低血糖。

  3、心情保持舒畅。不少老年人容易情绪激动、焦虑等,甚至发展为焦虑症、抑郁症,必要时可短期服用抗抑郁药以改善症状。平时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乐观和谐的心态。

  最后说一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降糖药物有很多种,根据患者情况不同选择也不同。建议老年患者不要盲目听信周围他人的“经验”,不谈药物正规不正规,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别人用了效果不好的不一定你用了效果不好。所以尽量到正规医院就诊,让医生综合考虑,系统检查,针对性的给你制定个体化最优方案,在科学降糖的同时最大限度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