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常说的“国内外指南”是什么?怎么用?

什么是“指南”?它是怎么来的?

很多患者在与医生沟通时,医生会提到“按目前的国际(国内)指南,咱们应该……..”。什么是“指南”?为什么医生要按指南来“办事”?这要从“循证医学”的概念讲起。

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 这一概念来自西方,顾名思义,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它的核心思想是,医生的诊疗决策要基于当下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同时适当结合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通俗讲,医生看病要“跟着证据走”,而不能“跟着感觉走”。而指南(专业上称为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就是对“当下最好的研究证据和专家经验”的梳理、评价和总结。

指南通常由专业医学团体组织专家委员会来编写,并随着新的研究证据出现而定期更新,通常每年更新一次甚至多次。越“新”的指南,使用的临床证据也越新,越能反映最新研发并被专业界接受的治疗选择。它是医生诊治疾病的指引和“准绳”,使不同医院、不同医生的诊疗是规范的、可“对话”的,而不是随意的。

常用的肺癌指南有哪些?

中国指南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 在 2016 年第一次颁布了《CSCO 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并于 2017 年修订更新。2018 年也已有更新版本发布。它针对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和小细胞肺癌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各阶段的诊断和治疗给出建议。

它是最适合我国患者实际情况的一部指南,所有的诊疗推荐都分为“基本策略”与“可选策略”。这是照顾到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医保报销和医疗资源有差异而作出的调整,大大提高了指南的实用性。

“基本策略”是指最基本的诊断、治疗选择,兼顾了可靠的研究证据和资源的可及性,面向医疗资源比较匮乏的地区;“可选策略”是更“高级”的选择,在一些医疗资源比较富足的地区,可以选择使用。

这部指南还有一个特点,是将主要内容以表格呈现,一目了然,配上适量文字作为补充说明。如果想了解更深入的信息,还可以循着最后的“参考文献”找到相关研究论文。

对于我国的肺癌患者和家属,这套指南可以作为手边的参考,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医生的思路,合理提出您的问题和需求,与医生一起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目前您可以在 CSCO 官方网站免费获取 2016 年版《CSCO 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http://www.csco.org.cn/cat/148/topic/2368.html)。更新版本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下载。

欧洲指南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 (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 也制定了一系列肺癌指南,包括《早期和局部晚期(非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与随访,ESMO 临床实践指南》(2017 年)、《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ESMO 临床实践指南》(2016 年)、《ESMO 共识指南:局部进展III期非小细胞肺癌》(2015 年)、《ESMO 共识指南: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和分子生物标志物》(2014 年)、《ESMO 共识指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二线及后线治疗》(2014 年)、《ESMO 共识指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与随访》(2014 年)等。

ESMO 指南是以文字表述为主线,在各段末尾以“推荐 (recommendation)”引导列出推荐信息,最后总结成“大表格”。在比较新的版本中,还加入一些简明流程图,便于医生参考制定治疗路径。在 CSCO 指南出现之前,ESMO 指南是在中国医生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指南之一。

对于患者和家属,ESMO 指南是熟悉疾病“全貌”、并了解正确治疗理念和方法的不错的参考资料。这些指南的英文版都可以在 ESMO 官方网站找到并免费下载 (http://www.esmo.org/Guidelines/Lung-and-Chest-Tumours),但是目前还没有官方认可的中文版本。

美国指南

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络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 的系列癌症指南,是比较“激进”的指南。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更新速度快,每年会更新数次。目前最新的《NCCN 非小细胞肺癌指南》版本(版本日期 4 月 26 日)已经是 2018 年以来的第 4 个版本;二是将新发布研究结果纳入指南的速度快,这也是 NCCN 指南每年多次更新的原因。专业领域内一有重要研究结果公布,NCCN 指南的专家组就会讨论、并可能据此调整指南推荐,往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还没做出反应,NCCN 指南就已经修改推荐了。

但是,这难免会带来一些弊端。

首先,难免出现“超适应证”的用药推荐,也就是指南推荐的某个药物的适用情况,超出了该药物被美国 FDA 批准的适应证。

另外,在其他癌种的 NCCN 指南中,还出现过“出尔反尔”的现象,也就是前一版本指南刚作出的推荐,由于有新研究得出相反结果,而在下一版指南中删除。

对于患者和家属,NCCN 指南可以提供最新的诊断和(或)治疗理念,但是,这些“新鲜出炉”的研究结果和推荐能不能用到自己的治疗中、如何使用,请一定要与您的主管医生沟通讨论。

在 NCCN 网站注册后,也可以免费下载《NCCN 非小细胞肺癌指南》(https://www.nccn.org/professionals/physician_gls/default.aspx#site)。同时也可以找到官方中文版本,但由于翻译的是 2015 年版,有些内容比较陈旧。

用哪个指南最好?

尽管上述指南各有所长,但如前所述,由我国专家编写的 CSCO 指南最贴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文化多样、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癌症的诊疗也有很大差异,单一标准不能满足需求。并且,由于亚洲人群和非亚洲人群的肺癌存在许多不同,比如病因、驱动基因和耐药机制等,直接将西方研究和指南推荐搬到我国使用,有时候是不合适的。CSCO指南就是让我国肺癌患者的诊疗能够规范化、并符合实际国情。

2018 年 CSCO 肺癌指南更新点比以往几年都多,更新主要基于循证医学依据,其中包括中国专家主导或参与的研究,例如吴一龙教授主导的 Brain 研究(埃克替尼)、ADJUVANT 研究,以及国内学者参与的 AURA3 研究(奥希替尼)、ARCHER1050 研究(达克替尼)等。其次,国家医保政策调整后,治疗措施可及性发生变化,也体现在指南的推荐意见中。最后,一些国产药物研究结果很出色,也被写入新指南。对于国内参与临床研究、国际上已经批准的新药,则作为 3 级证据呈现。

这样一份为我国肺癌患者量身定做的指南是值得使用的。

有没有专供患者和家属使用的肺癌指南?

上边提到的这些指南,都是写给专业医务人员看的,患者和家属读起来肯定觉得晦涩艰难,也并不推荐非医学人士阅读。但是,面对癌症这场生死攸关的“战役”,知己知彼,方有胜算。那么,有没有专门针对患者的“指南”,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疾病,明白那些艰深的专业名词,理解医生做出决策的依据呢?

答案是“有的”。

美国 NCCN 网站上,除了针对医生的诊疗指南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还有患者指南 (NCCN Guidelines for Patients)。以肺癌为例,NCCN 患者指南就有两本:肺癌指南和肺癌筛查指南,可以免费下载 (https://www.nccn.org/patients/guidelines/cancers.aspx)。这个指南很详细,基本涵盖了肺癌治疗中的各种问题。

此外,全球知名的肿瘤学术组织如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 (EMSO),也都有自己的患者网站,提供可以下载打印的患者指南或教育材料,只可惜这些资料都是英文的。    

ASCO 的患者指南网站:

https://www.asco.org/practice-guidelines/resources-patients

ESMO 的患者指南网站:

http://www.esmo.org/Patients/Patient-Guides

CSCO 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也曾联合出版系列患者教育手册,其中包括肺癌患者教育手册。

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指南信息?

阅读临床指南和患者教育资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疾病,提出问题,更顺畅地与医生沟通,深入理解医生的诊疗决策。

但需要说明的是,指南是根据临床研究证据和专家经验做出的推荐,但这是否一定适合每位患者的个体情况,却并不尽然。国外指南的某些意见用于我国患者也可能“水土不服”。医生的诊疗,很多时候不是机械照搬指南,而是在参照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每位患者的特殊情况,做出的“个体化”推荐。

因此,如果医生的建议与指南并不完全一致,您可以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他的想法。

相关阅读:

共同审核: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白晓燕医生 高欣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