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享受旅行的快乐的和控制血糖之间找到两全的方案呢,就需要糖尿病患者掌握一些在旅行和外出时的关键知识。
以下是对糖尿病患者外出旅行时的一些建议。
1、最好能够在旅行中携带血糖检测仪,以便及时发现自己的异常血糖,采取适当措施。
2、一般不建议旅行中对治疗方案做大的改动,以免突然换药出现不适应,在外出期间不方便就医。如果因携带胰岛素等不方便,想改为口服药(仅限于2型糖尿病),建议在外出前一段时间即咨询医生,如果病情允许,可以改为口服降糖药,在外出前即调整用药,监测血糖,保证用药安全和血糖控制。
3、 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注意针剂的保存。开了封的胰岛素一般在4C到25C之间都能够正常保存,不影响应用,对于短期旅游的患者,注意保存温度即可。
4、熟悉自己所用药物的特点,根据旅游时的饮食和活动适当调整,加强监测。
(1)以短效胰岛素为例,在三餐前注射,如果预计上午活动量比较大(例如徒步、爬山等),早餐前所注射胰岛素可适当减少几个单位。
(2)很多患者应用预混胰岛素(短效和中效胰岛素混合),早晚餐前各注射一次。早上一针注射后其中效成分在午餐前发挥最大作用,如果预计午餐会推迟,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吃午餐,那么在早上外出时即准备一些干粮,在平时午餐的时间适当进食,以免发生低血糖。
(3)对于口服降糖药的患者,要熟悉自己降糖药的特点,对于胰岛素促泌剂尤其需要注意,饮食运动不能如常时,容易导致血糖波动较大。
5、旅行时除饮食运动因素外,作息时间与平时不同,血糖可能会出现波动, 尽量做到劳逸结合,不挑战身体的极限。
6、旅行中因为饮食运动变化,还要警惕低血糖,随身携带糖块、巧克力等。要熟知低血糖的症状: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发抖、全身无力甚至意识改变。发现可能是低血糖时,即使当时不能检测血糖,也应立即进食糖块、含糖饮料等,休息后看有无好转。如果因应用降糖药后没有及时进餐导致低血糖,在低血糖短暂控制后,随后要适当进食些主食。
7、注意适当补水。不暴饮暴食。
8、 旅行中如果出现感冒、拉肚子、发热等感染,或者意外受伤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在这些应激状态下,容易导致酮症酸中毒。另外,发热、胃肠道感染等由于影响进食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在降糖药的作用下可能会出现低血糖,也要注意识别和自救。
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调节血糖的能力受损,血糖的控制与日常生活(饮食、运动、作息、应激等)、用药都密切相关,在生活和身体出现变化的时候,血糖都会受到影响。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照顾非常重要的方面,能够备个血糖仪,掌握自己的血糖情况,对于日常和变化时的血糖控制是最实用的方法。但同时,了解饮食、运动等对血糖的影响,了解自己所应用药物的特点,可以有预见性地避免血糖过高或者低血糖的发生,远离危墙,明显改善预后。
了解自己的疾病,掌握疾病知识,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保证很多代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做好自己能做的那部分,生活会更加“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