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如何预防和处理?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然而,许多化疗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对患者的情感、社会和身体功能产生明显负面影响,降低其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严重的甚至不得不终止抗癌治疗。对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医生会采取哪些应对策略呢?一起了解下。

恶心呕吐的处理原则

针对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处理原则应以预防为主:

  • 化疗前,医生会充分评估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风险,视情况给予预防性的止吐治疗;
  • 化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所面临的不同致吐风险,医生会给予不同的止吐方案,患者需配合医护人员详细记录恶心、呕吐情况。如果在接受预防性止吐方案后仍然呕吐,医生会给予解救性止吐方案;
  • 化疗后,也要警惕迟发性恶心呕吐的发生,化疗后 2~3 天可能会需要止吐治疗,在预防性止吐方案基础上仍然出现呕吐的患者,医生会给予解救性止吐方案。

关于止吐药物的选择,除新药神经激肽-1(NK-1)受体拮抗剂[例如阿瑞匹坦(Aprepitant)]、5 羟色胺 3(5-HT3)受体拮抗剂[例如昂丹司琼(Ondansetron)、格拉司琼(Granisetron)、多拉司琼(Dolasetron)等]外,医生还可能会给予其他药物辅助治疗,包括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劳拉西泮(Lorazepam)、氟哌啶醇(Haloperidol)、奥氮平(Olanzapine)、东莨菪碱(Scopolamine )、丙氯拉嗪(Prochlorperazine)和异丙嗪(Promethazine)等。

发生恶心、呕吐有何危害,如何处理?

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对患者的情感、社会和身体功能都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对于恶心呕吐带来的这些危害,也需要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

  • 电解质紊乱  化疗期间持续呕吐可导致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包括低钾、低氯、低钠血症等,从而出现头痛、无力、心悸等症状。因此,患者在化疗期间,宜合理搭配饮食,适当清淡,少食多餐,每日 5~6 次,在 1 天中最不易恶心的时间多进食(多在清晨)。进食前后尽量少饮水。餐后勿立即躺下,以免食物返流,引起恶心。忌酒,勿食甜、腻、辣和油炸食品。少食含色氨酸丰富的食物,例如香蕉、核桃和茄子。避免接触正在烹调或进食的人员,以减少刺激。呕吐频繁时,在 4~8h 内禁饮食,必要时可延长至 24h,再缓慢进流质饮食。避免大量饮水,可选用肉汤、菜汤和果汁等,以保证体内营养的需要,维持电解质平衡。
  • 便秘、腹胀  是应用止吐药及化疗药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处理方法包括:
    • 饮食活动方面,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及含纤维多的食物,鼓励多活动以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
    • 进行按摩,依结肠走行方向在腹部做顺时针环状按摩,多做深呼吸,锻炼肌肉,增加排便动力。
    • 药物防治,使用缓泻剂以润滑肠道,例如蜂蜜、香油或液体石蜡油;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中药治疗,例如麻仁丸、六味地黄丸、四磨汤等;也可酌情使用开塞露(Glycerol Enema)、甘油栓(Glycerol Suppositories)以及肥皂条塞肛。
    • 用药无效时,医生会考虑直接经肛门将直肠内粪块掏出,或进行温盐水低压灌肠,但对颅内压增高者会慎用。
  • 头痛  是应用止吐药及化疗药后常见不良反应。处理方法如下:
    • 头痛发作不频繁、强度不剧烈时,可采用热敷。
    • 按摩:抚摩前额,揉太阳穴;做干洗脸动作。
    • 针灸:咨询医生考虑针灸治疗。
    • 药物治疗:头痛发作时可考虑应用解热镇痛药,重症者可用麦角胺咖啡因(Ergotamine and Caffeine),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 焦虑、恐惧  恶心呕吐会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导致抑郁,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所以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化疗过程中,医生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合理指导,稳定患者情绪。患者可在安静放松的环境下,聆听悦耳悠扬的音乐,转移注意力,以放松精神及躯体。

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合理地预防和处理化疗相关恶心呕吐,将为改善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成宇参与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