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运动

  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是国际糖尿病防治的流行趋势,作为糖尿病防治的重要基石之一,规律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还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脂和血压、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心、脑血管并发症,如何保证运动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糖尿病患者开始运动前应接受医生专业评估,有条件的患者还应根据自身血糖控制、体能、用药和并发症筛查状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运动前心电运动应激试验,以避免因运动不当诱发心血管疾病急性事件。

  原则上建议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应在以中等强度、有氧训练为主、每周至少3次、每次不低于20min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同时密切监测运动强度以及机体对运动的反应,运动治疗计划的调整应遵循由少至多、由轻至重、由稀至繁、有周期性、配备适度恢复的原则。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强度、运动项目、运动时机、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频率等。糖尿病患者执行运动处方时应基于每个人的健康程度和平时的运动习惯。推荐20~60 min的有氧运动,以中、低强度的节律性运动为好,可选择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以及全身肌肉都参与活动的中等强度的有氧体操:如医疗体操、健身操、木兰拳、太极拳等。还可适当选择娱乐性球类活动,如门球、保龄球、羽毛球等。其中步行是目前国内、外最常采用的,应作为首选。有氧耐力训练和力量性训练是糖尿病患者运动方式的良好选择,完善的力量性练习方案可动员更多的肌群参与运动,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的最佳运动方案为有氧耐力训练与间歇力量性训练相结合,尤其对于血糖控制不良者。

  运动强度应根据患者的目标量身定制,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的运动强度以中等强度较为适宜,对于有氧运动来说合理的强度应该是其最大摄氧量的50%~85%,身体状况欠佳的患者应从最大摄氧量的40%~50%开始。运动时的运动强度直接关系到2型糖尿病和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锻炼效果,应注意区别对待。运动强度较低的运动,能量代谢以利用脂肪为主;运动强度中等的运动,则有明显的降低血糖和尿糖的作用。肥胖糖尿病患者运动时以较低的运动强度为好,以利于体内脂肪的利用和消耗,即相当于最大摄氧量的40%-50%或(220-年龄)×(50%~60%)最大心率。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间的确定为:开始阶段可以稍短,5~10 min/次,以后随机体对运动的逐步适应,视患者身体条件的不同逐渐延长。每次运动前应进行5~10 min的准备活动,运动后进行至少5 min的放松活动。运动中有效心率的保持时间必须达到10~30 min。由于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影响运动量的大小,所以当运动强度较大时,运动持续时间应相应缩短;强度较小时,运动持续时间则适当延长。对于年龄小、病情轻、体力好的患者,可采用前一种较大强度、短时间的配合,而年老者和肥胖者采用运动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较为合适。

  合理的运动频率为每周3~4次。运动应该持之以恒,如果运动间歇超过3~4 d,胰岛素敏感性会降低,运动效果及积累作用就减少。如果每次的运动量较大,可间隔1、2 d,但不要超过3 d,如果每次运动量较小且患者身体允许,则每天坚持运动1次最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