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胃癌术后需要辅助治疗

多数胃癌确诊时往往已处于进展期,单纯手术通常不能满足治疗的需要,术前新辅助治疗+根治手术+术后辅助治疗成为世界范围内进展期可切除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

术后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段,亚洲地区更倾向于 D2 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至第 2 站)+ 术后辅助治疗。

哪些人需要接受术后辅助治疗?

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建议以下胃癌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治疗。

  • 未接受术前化疗或者放化疗的患者,在 R0 切除(即显微镜下无肿瘤残留)术后病理分期为 pT3~4NxM0(ⅡA~ⅢC),或者是TXN+M0(ⅠB~ⅢC)及 pT2N0M0(ⅠB)者存在高危因素;
  • R1(肉眼看着切干净,但显微镜下仍可见肿瘤残留)或者 R2 切除(肉眼即可见肿瘤残留)术后;
  • 接受过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患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推荐,建议以下胃癌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治疗。

  • R0 切除术后,T3~4NxM0(ⅡA~ⅢC)、T2N0M0(ⅠB)者存在高危因素;
  • R1、R2 切除术后 T2~4NxM0(ⅠB~ⅢC)者。

制定术后辅助治疗方案时,医生会考虑哪些因素?

医生在制定术后辅助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肿瘤病理分期

通过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确定肿瘤浸润深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淋巴结转移情况、远处转移情况、是否侵犯淋巴管及血管、淋巴结捡取数目等。

身体状况

对于身体状况好、ECOG 体力状况评分≤2分的患者,医生一般会给予系统的、高强度的全身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放化疗等,化疗可能会采用双药甚至三药联合。对于身体状况不佳、ECOG 体力状况评分 ≥3 分者,一般会考虑减量治疗、局部治疗和全身最佳支持治疗等,化疗常采用单药口服。

肿瘤的部位、生长方式、组织学分型

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恶性程度不同,医生选择的治疗方案也就不同。

术前治疗情况

术前肿瘤分期、新辅助治疗方案、患者耐受情况、治疗后的缓解程度等,均对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影响。

术中所见

肿瘤是否浸透胃壁最外层的浆膜、是否侵犯周围器官,手术是否能够达到 R0 切除等,均影响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

个体差异、基因多态性、基因突变

对于 HER2(即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阳性患者,加用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能带来获益,但是 NRAS、BRAF 等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部分靶向药物治疗无效。

性别、年龄、人种、分布区域等差异

年龄较小的患者治疗需求高、耐受好,医生一般会给予静脉化疗、三药联合化疗;年龄较大的患者耐受性常较差,一般只能接受单药口服。女性患者如果存在卵巢种植转移,治疗方案也会有不同。

其他

家庭经济因素、患者的依从性等,也是医生需要考虑的因素。

综上,胃癌术后患者是否要进行辅助治疗,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病理分期,ⅠB 期以上者通常均需进行术后辅助治疗。医生在制定辅助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请听从专业医生的意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王鑫参与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