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疫苗或成为肝癌预防的新策略

全球范围内,因恶性肿瘤致死的原因中肝癌位居第二。全世界逐年增加的酒精性或非酒精性脂肪肝、乙型或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都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有人设想,如果能有一种专门针对肝癌的疫苗,注射后便能预防肝癌的发生,该有多好啊!

近期一项发表在 Cell Reports 上的动物试验,发现聚肌胞苷 – 聚胞苷酸 (pIC) 能有效抑制小鼠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莫非,肝癌疫苗真的有可能实现?别急,先来看看这项研究到底是怎样开展的。

这项研究是如何进行的?

该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注射化学致癌物二乙基亚硝胺 (diethylnitrosamine, DEN),使实验用小鼠出现肝癌。

通过在研究的不同时间点(主要是肝癌发生之前),腹腔内注射一种双链 RNA 聚肌胞苷 – 聚胞苷酸 (pIC),来观察其对二乙基亚硝胺致小鼠肝细胞癌生成及发展的影响。

所有实验用小鼠在出生第 15 天均予注射 DEN,预计诱发的小鼠肝细胞癌会在 5 个月时出现。分别在出生第 9 天、1 个月、3 个月、5 个月等任一时间点注射同等剂量 pIC。

在 8 个月时处死小鼠,取肝脏测量肝细胞癌的数目、重量、大小。

这项研究的主要发现是什么?

在实验的第 8 个月,研究者们处死了所有的小鼠,并取出肝脏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

  • 9 天和 1 个月时注射 pIC 的小鼠,肝癌数目、肝癌大小,以及整个肝脏占体重的比例均有显著降低;
  • 3 个月时注射 pIC 的小鼠,其肝癌数目、大小都显著降低,但占体重的比例并不高;
  • 5 个月时注射 pIC 的小鼠,其抑癌作用就更加减弱。

由此可见,越早注射 pIC,对小鼠肝细胞癌产生的抑制作用就越明显,待肝细胞癌已经开始出现时(5 个月时),注射 pIC 的效果就太弱了。

这就意味着,pIC 具有预防肝细胞癌生成的作用,但若已经出现了肝细胞癌,则就不能很好地遏制肝癌增长了。

研究者推测,pIC 的防癌作用与增强机体自身的先天性免疫系统有关。pIC 能够通过重新编程巨噬细胞以及激活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促使受损的、向肿瘤细胞转变的肝细胞变为凋亡细胞,将其从机体内清除掉。

这项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该研究结果表明,pIC 能够有效抑制肝细胞癌的发生,特别是在肝癌细胞形成之前,提示我们 pIC 或许可作为研制肝癌疫苗的一个突破口。

虽然 pIC 对于已形成的肿瘤细胞没有明显的遏制作用,但这并不妨碍将来把 pIC 用于肝癌患者的治疗研究,也许可以通过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来增强疗效。

尽管从动物实验,到临床研究,再到药物上市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但关于 pIC 的这项研究成果,给大量肝癌高危人群带来了一线曙光,使未来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