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该怎么办?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供者来源的淋巴细胞攻击患者正常组织、器官的免疫反应。根据发生时间及临床表现不同,一般以移植后 100 天为界,100 天内发生的称为急性 GVHD,100 天后发生的称为慢性 GVHD。

急性 GVHD

急性 GVHD 主要表现为皮疹、腹泻和黄疸,根据皮疹范围、每日的腹泻量和总胆红素水平,急性 GVHD 分为Ⅰ~Ⅳ 度。其中 Ⅲ~Ⅳ 度的急性 GVHD 属于严重 GVHD,首选皮质醇类激素治疗,有效率 40~50%。对于激素耐药的急性 GVHD,可以用抗 CD25 单克隆抗体等二线治疗。

严重 GVHD 的治疗效果比较差,所以重在预防,GVHD 预防常常在移植前的预处理阶段就开始了,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钙调蛋白酶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以及移植后环磷酰胺等。

慢性 GVHD

慢性 GVHD 的发生率在 30%~70% 之间,慢性 GVHD 的存在有移植物抗肿瘤效应,对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可以降低原发病复发率。

局限性慢性 GVHD 可选用局部皮质醇类激素。

  • 以皮肤为表现的慢性 GVHD,应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局部使用润肤露,涂抹含激素软膏。
  • 以口腔溃疡为表现的慢性 GVHD,可选用皮质醇类激素局部漱口,局部使用止痛剂。
  • 有眼部症状患者,可以使用含激素或环孢素滴眼液,干眼症者可以使用人工泪液。
  • 有肺部症状患者,可以使用吸入性激素等。

重度的广泛性慢性 GVHD 的患者,非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需要全身治疗。目前首选的一线治疗仍然是皮质醇类激素和钙调蛋白酶抑制剂;二线治疗药物很多,没有统一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使用包括吗替麦考酚酯、雷帕霉素、甲氨蝶呤、美罗华、间充质干细胞输注、JAK2 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