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经常遇到患者只测空腹血糖,而不注重餐后2小时血糖的监测,那么为什么要测餐后血糖呢?
第一,餐后2小时血糖是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糖尿病诊断标准当中既包括空腹血糖又包括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为空腹血糖高而餐后血糖正常;第二种为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高;第三种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高。如果只查空腹血糖,那么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就不会被发现。所以,怀疑有糖尿病时,一定要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都查。
第二,餐后血糖升高危害更大
餐后高血糖是大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就是说仅控制好空腹血糖,而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患心、脑血管等大血管病的机率仍会增加,有研究表明,餐后高血糖与糖尿病的心脑血管合并症较空腹血糖有着更密切的相关性,也就是说,餐后血糖越高,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和中风的机会就越高。此外,餐后高血糖也会增加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的风险。所以说糖尿病患者要加强餐后血糖监测,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第三, 测定餐后血糖能反映饮食以及药物是否合适
餐后2小时血糖能够反映患者进食以及服药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如果进食高热量食物,那么餐后2小时血糖就会高,如果口服药吃的少,餐后血糖2小时也会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餐后2小时血糖状况调节进食以及服药情况。
那么糖尿病患者血糖究竟要控制在什么范围呢?对于中青年以及初发糖尿病患者要求把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8
mmol/L以下,而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较严重或经常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应当控制在8-10mmol/L,这样有利于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减少糖尿病所引起的血管并发症。
最后,提醒糖尿病病友,如果不吃药,血糖很难控制好,我们测量餐后血糖的目的是为了检测服药量、以及饮食量对于病情控制是否是合适的。所以在测定餐后血糖时,当餐饮食要与平时饮食相似,并从第一口饭开始计时,不要停用平时使用的降糖药,这样才能反映您平时应用降糖药时的真正的血糖水平。最后根据餐后2小时血糖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