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慢性肾病患者的管理指南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改善,糖尿病在我国呈“失控增长”态势。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病人数是1.14亿,较五年前多了2200万糖尿病病人,平均每年增长550万例,每天增长1.5万例,每小时增长600例,每分钟增长10例,这就是中国糖尿病的现状。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大众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高盐摄入、肥胖、久坐等均是引起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糖尿病对人体各脏器的影响是全身性的、渐进的,无法逆转的。糖尿病对人体损伤主要集中在大小血管,造成血管增厚至闭塞。肾脏是人体血管最丰富的脏器,糖尿病约40%以上合并有肾脏损害。预防糖尿病及保护肾脏的核心在于科学地管理好自身的生活方式。此篇文章有助于你提高对糖尿病及糖尿病肾脏预防及治疗的认识。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大约40%的糖尿病患者将会发展为慢性肾脏病(CKD)。糖尿病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终末期肾脏病(ESKD)的主要原因。但是目前关于糖尿病CKD
  患者的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并且无专业指南。2015年2月KDIGO组织来自全球的专家制定了糖尿病CKD患者的管理指南。本文将主要内容与大家分享。
  生活方式
  盐的摄入、肥胖、久坐等与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相关。限制盐的摄入可以降低血压及尿蛋白,同时可以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的疗效。目前,DKD
  患者最佳的每日盐摄入量仍存在争议。同时,减肥、锻炼、补充单或多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控制血糖、血压及尿蛋白。
  血糖控制
  强化血糖控制对于肾脏疾病的预后仍存在争议。
  降糖药物
  肾功能稳定者可使用低剂量二甲双胍(≤1g/天);eGFR<30mL/min/1.73m2者也可使用,但安全性尚具争议。GLP-1受体激动剂、DDP-4抑制剂和SGLT2抑制剂都有独立于降糖作用的肾脏保护作用。
  血糖监测
  目前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监测指标HbA1c在CKD患者的应用上存在争议。糖化白蛋白、糖胺或者1,5-脱水葡萄糖醇可能成为替代指标。
  低血糖
  低血糖与CKD患者死亡率增加相关。
  双重RAS阻断
  双重RAS阻断治疗明显增加高血钾和急性肾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心血管结局
  DK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风险明显增加。血压和血脂异常是CVD的主要传统危险因素。KDIGO
  最新血压和血脂管理指南:糖尿病和蛋白尿患者(尿白蛋白/肌酸酐比>3mg/mmol或>30mg/g)者给予单剂量RAS阻滞剂控制血压至<130/80mmHg联合中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
  容量控制
  胰岛素、RASi、SGLT2共转蛋白活性增加及GFR下降是导致患者水钠潴留的主要因素。然而,容量超负荷对于CVD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尚不清楚。
  血脂控制
  降脂药物可以安全降低CKD患者CVD事件。指南推荐:中剂量他汀类药物,无需调整剂量。靶向作用于脂蛋白异常,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的治疗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
  抗血小板/血栓治疗
  DKD患者或CKD患者使用抗血小板和抗血栓药物预防CVD方面尚未得到充分研究。鉴于使用抗血小板/抗血栓药物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明确何时应用该类药物,哪些患者应使用该类药物至关重要。房颤是CKD和透析患者的常见疾病,但使用华法林治疗可能会增加出血、血管钙化和钙化防御的风险。
  安全性
  糖尿病CKD患者,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增加,因此,服用降糖药控制血糖时应注重药物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