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的情况

  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肿胀

  1、发生率

  国外   6~60%

  国内  15~33%

  2、发生时间

  术后六月~四年

  3、原因

  先天性的淋巴管发育不全

  手术→切除.术后疤痕粘连

  放疗→局部组织纤维化

  4、分级

  轻度:患侧周经比健侧粗3CM以下,或上肢近端,或病程短(半年内)。

  中度:患侧周经比健侧粗3CM~6CM,或整个上肢。

  重度:患侧周经比健侧粗6CM以上,或皮肤硬韧,或手指、前臂、上臂、肩关节肿胀活动严重受限,易感染出现丹毒、皮下毛细淋巴管炎等发作。

  5、预防(70~80%)

  (1)减少血液淋巴液回流受阻的因素

  术后早期适当活动

  患侧上肢不输液、抽血、测血压

  预防患侧上肢感染(淋巴管炎)

  衣服袖口、乳罩的带子应宽松

  (2)减少血液淋巴液流入患侧上肢

  患侧上肢避免提重物

  减少患侧上肢的下垂(平时尽可能将手放在上衣或裙子的口袋里)

  避免手臂过热或过冷

  注意低盐饮食

  (3)帮助血液、淋巴液回流

  抬高手臂,高于心脏的位置

  加压绷带、加压服

  (4)放射治疗时,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宜穿纯棉衣服

  保持其清洁和干燥,不要贴胶布等刺激性的东西。

  坚持锻炼

  6、治疗

  药物治疗:利尿剂、迈之灵、爱脉朗(地奥司明)等

  物理治疗:手法淋巴引流按摩、口腔负压吸引

  压力泵治疗?(有争议)

  低水平放射治疗、低功率激光治疗

  手术治疗:淋巴管-静脉吻合加压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