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仿真气管镜的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仿真内窥镜成像是利用快速强大的计算机功能,将螺旋CT容积扫描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后处理,重建出空腔器官内表面的立体图像,酷似纤维内镜所见。此项技术在结肠、大血管、冠脉、鼻咽、喉、气管、胆道、食管、胃、膀胱等器官的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在气管、支气管方面更加简便和实用,常规胸部扫描显示的是横断面图像,对支气管腔的观察缺乏连续性,较难辨认垂直走向的支气管。仿真支气管内窥镜是一种气道3D成像新技术,其方法是用薄层螺旋扫描数据重建成模拟气道影像,可观察点置于气管!支气管内,任意在管腔内探查和漫游,能观察到酷似支气管镜所见的影像,图像直观而生动,这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成为评价气道病变的新方法。

  一般不需要特殊准备,操作简单易行。对于屏气有困难的老年患者也只需简单呼吸训练。

  由于64层螺旋CT完全可以在一次屏气的情况下完成所需要的整个扫描过程(时间很短大约6~7秒)。只需调节适当的层厚和螺距(扫描层厚越薄,螺距越小,则图像越清晰,空间分辨率越高)。

  影像所见:

  (1)正常:管腔内表面光滑,气管环清晰,软骨环之间的浅沟存在,气管脊光滑锐利;

  (2)局限隆起:气管外压或肿瘤浸润使管壁向腔内膨出,表面光滑或凹凸不平,与管壁夹角呈钝角,管腔变形呈不均匀性狭窄;

  (3)狭窄:气管壁高度肿胀,导致气管腔内部分或完全封闭;

  (4)腔内肿物:向气管腔内突出呈菜花状与管壁夹角呈锐角,管腔呈偏心性狭窄或阻塞;

  (5)肿胀:管腔内表面光滑有增厚感,气管支气管软骨环间的浅沟消失。

  鉴别诊断:

  粘液栓及血块

  扩张纡曲的血管压迹

  临床应用

  ①支气管内异物;

  ②支气管扩张;

  ③外伤后支气管断裂诊断及术后复查;

  ④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中;

  ⑤肺移植术后支气管吻合口观察;

  ⑥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后评价;

  ⑦肿瘤切除术后气道重建;

  ⑧不适合做纤维支气管镜者;

  ⑨用于纤维支气管镜医师的培训。

  仿真内窥镜的优缺点

  优点:

  (1)为非侵入性检查、安全、病人无痛苦。尤其适用于不能承受纤维内窥镜检查的病人

  (2)能从狭窄或阻塞远端观察病灶。这一点对于远端支气管内窥镜成像尤其重要,因为纤维内窥镜不能观察到远端支气管病变

  (3)能观察到纤维内窥镜无法到达的管腔,如肺血管内腔情况

  (4)能帮助引导纤维内窥镜活检及治疗

  (5)可改变透明度,透过管腔观察管外情况

  (6)对于鉴别病变是来自肺,还是来自纵隔有帮助。

  缺点:

  (1)组织特异性较差,不能进行活检

  (2)对扁平病灶的检测敏感性还有待提高,如对支气管纤维疤痕因病灶扁平难以发现

  (3)不能对管腔内膜的颜色变化及细菌情况进行观察

  (4)病人呼吸、移动伪影可造成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