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组织病理诊断指南

(1)病理诊断规范化的重要意义: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肿瘤,其生物学行为也有较大区别,从良性的甲状腺腺瘤、交界性甲状腺肿瘤到甲状腺癌,对患者的预后、治疗都会有很重要的影响。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同样对患者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协助临床医师制订精准诊疗方案,让不同级别的医院、不同的病理医生能够站在相同的平台进行患者诊治的交流,规范甲状腺组织病理诊断十分重要。

(2)术前穿刺病理诊断:术前 B 超定位粗针穿刺,可以收集肿瘤组织送检组织病理学诊断,在标本充足,形态典型的情况下可以明确诊断。由于 FNA 在甲状腺癌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组织学穿刺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在部分可疑少见类型的病例可作为补充应用。

(3)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目的是对术前未做穿刺病理诊断或病理诊断不明确的甲状腺结节定性,对淋巴结有无转移进行明确,以决定甲状腺切除的术式或淋巴结清扫的范围。

送检冰冻病理注意事项包括:

1)甲状腺:①标本离体后不加任何固定液尽快送往病理科。②如果肿瘤结节<5mm,可考虑在肿瘤处做标记(如切开或系缝线)。③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包括交界性肿瘤、滤泡癌的诊断需术后对标本进行整体观察,充分取材后确诊。④冰冻病理可能与石蜡病理不符合,需在术前或冰冻前作为知情同意告知患者及家属,并签字。

2)淋巴结:①单独送检,以增加送检分区的目的性和病理诊断的准确性,避免漏诊。②离体后尽快送检,保持标本新鲜,放至透明塑料小袋或标本盒中,做好密封,送至病理科。③过小标本不能在体外放置过久,避免干硬,造成无法冰冻制片或显微镜下无法准确观察。④如果病理显微镜下发现淋巴结内有砂粒体,应该进行连续切片,寻找有无转移的证据。⑤淋巴结术中冰冻阴性,而术后石蜡深切出现转移癌的情况并不少见,需在术前或冰冻前作为知情同意告知患者及家属,并签字。

(4)术后石蜡病理诊断:

1)取材注意事项:①垂直于标本长轴每隔 2~3mm 做平行切面;②仔细检查,注意微小癌或结节;③对于多发病灶,如怀疑恶性,每个病灶均应取材;④怀疑为包裹性血管浸润型或微小浸润型滤泡癌的病例,肿瘤结节包膜全部取材;⑤注意肿物与被膜的关系;⑥注意检查甲状腺周围组织(带状肌、淋巴结或甲状旁腺)。

2)诊断指南:即病理报告中应包含的内容:①肿瘤所在部位、病灶数目及大小;②病理类型、亚型、纤维化及钙化情况;③脉管及神经侵犯情况(近被膜处小神经侵犯还是喉返神经分支);④甲状腺被膜受累情况;⑤带状肌侵犯情况;⑥周围甲状腺有无其他病变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样改变等;⑦淋巴结转移情况+淋巴结被膜外受侵情况;⑧pTNM 分期(AJCC 第8 版);⑨必要的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