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切除术主要有两种方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 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怎么判断是否“切干净“?
医生会切下完整的食管癌病变标本,并送到病理科进行病理学检查。病理学结果会描述肿瘤的大体形态、部位、大小、类型、浸润深度及切缘情况、以及是否有淋巴管和血管受累等。
医生据此明确判断肿瘤的分期、切缘是否干净以及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从而判断切除得是否干净,以及治疗是否成功。
- 如果术后病理诊断为早期食管癌,并且医生判断癌变部位切干净了,那么5 年生存率约为 85%~100%。一般 5 年之后再出现转移或复发的概率就非常小了,可以理解为得到了根治。
- 极少数情况下,病理结果显示为“未分化型早期食管癌”。一般来说,癌的分化程度越低,生长越失控,行为越偏离正常细胞,恶性程度越高。这种类型的癌可能会沿着黏膜下层生长,内镜很难保证一次切除干净。但请您不要过于担心,一方面,这种病例非常罕见;另一方面,医生可以根据病理结果来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比如补行外科手术或放疗等。
内镜治疗后,何时需补行外科手术?请阅读:
共同撰写: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内镜中心 王警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