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

  一、流行病学

  1、甲状腺癌约占人体恶性肿瘤的0.2%-1% 。

  2、甲状腺癌占头颈恶性肿瘤的3.06%。

  3、近20年来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恶性肿瘤,年增长率约6.2%。

  4、女性多于男性,一般为2~4:1,

  发病年龄一般为21-40岁,以40岁左右中年人居多。最新数据显示,甲状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5位。

  二、诊断

  1、临床表现:肿瘤较小时,绝大多数无临床症状。

  颈前肿块:局部压迫

  侵犯周围结构症状:声嘶、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

  2、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暂无特异性血液学诊断指标

  影像学检查:B超、细针/粗针穿刺活检、CT/MRI、核素扫描等,其中B超是最易于普及、最灵敏、最佳的检查手段。

  三、甲状腺癌病理分型

  1、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

  乳头状甲状腺癌:占70%-80%;

  滤泡状甲状腺癌:占5%-20%;

  2、甲状腺髓样癌:占5%-10%;

  3、未分化癌: 占5%左右。

  四、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

  治疗三部曲:“手术+放射性碘-131+甲状腺素药物”。

  预后良好,生活质量高,10年生存率可高达90%。

  五、分化型甲状腺癌碘-131治疗情形

  1、已知存在肺、骨等脏器的远处转移;

  2、术中肉眼可见肿瘤突破甲状腺包膜并侵犯皮下软组织、喉、气管、食管、喉返神经、椎前筋膜或包绕颈动脉和纵膈血管(无论肿瘤大小);

  3、原发肿瘤直径超过4厘米;

  4、虽然肿瘤没有突破甲状腺包膜且直径介于1―4厘米,但已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或其他中、高危复发和死亡风险。具体包括:手术病理提示镜下肿瘤侵犯甲状腺周围软组织、高侵袭性组织学表现(如高细胞、柱状细胞、岛状细胞、弥漫硬化、低分化癌、滤泡状癌、嗜酸细胞癌等)或血管受侵、肿瘤切除不完全、高甲状腺球蛋白(Tg)血症。

  六、碘-131治疗的毒副作用

  安全性高。早发与晚发反应主要有唾液腺损伤、鼻泪管阻塞,第二肿瘤(长期随访证实并不增加发生第二肿瘤的危险度)。少数女性患者可发生4―10个月的停经或月经量减少,并不发生长期不孕,仍推荐碘-131治疗1年后怀孕。男性患者一次碘-131治疗后不导致永久不育,建议推迟6月―1年后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