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肝癌大如橄榄球,医生用13小时取出!这种痛是肝脏在求救

编者按:

据 2019 年最新癌症统计数据,我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 393 万例,每位癌症患者背后,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

在第 26 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腾讯医典特别策划“生命之光”专题,记录癌症之下的真实故事,分享癌症防治科普知识,传递“生命之光”的力量。

2020 年 1 月 15 日,在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的手术室里,进行了一场长达 13 个小时的“生死拉锯战”。

这场手术由肝胆外科主任吴健雄教授主刀,而躺在手术台上的,是一位特大中央型肝癌患者。 

“马拉松”手术结束后,所有医护人员瘫坐下来,已是浑身湿透。

参与手术的年轻医生说:“虽然我们都知道这台手术风险很大,患者很容易大出血,但有吴主任在,我们就不怕!”

这一切,还要从手术的病人林先生说起。

男子肝脏长瘤大如橄榄球,赴北京求医

林先生今年 61 岁,来自福建。

2019 年 11 月的某一天,他突然感觉腰腹部剧痛,去当地医院一检查,竟发现肝上长了一个 15 公分的肿瘤,足足有一个橄榄球那么大!

而且影像检查报告显示肿瘤是恶性的,已经是肝癌晚期(III 期)

拿到结果后,林先生瞬间吓得丢了魂。还好陪同他的儿子比较冷静。经过多方查询打听,儿子立刻带父亲飞到北京求医。

吴健雄主任接诊了林先生,发现他过度焦虑,一直宽慰他,护送他去做检查的路上也一直陪他聊天。这个举动看似平常,却让林先生倍感温暖,拾起了治疗的信心。 

拿到检查结果后,吴主任判断,林先生的体内是一个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的巨块型肝细胞癌。

患者术前成像,其中土黄色部分是肿瘤,绿灰色部分是肝脏

(来源:医院提供)

如果马上手术切掉它,非常容易造成肿瘤的复发转移。

于是,他和全院其它科的大专家们进行了多学科联合会诊,针对林先生的特殊情况,制定了一套特殊的手术方案:

1、 肝癌细胞正在快速生长,随时都有破裂的可能。

如果病人剧烈运动、肚子受到撞击等外力也可能诱发破裂、引发大出血。由于肿瘤组织无法缝补、无法止血,会有生命危险。

为了减少破裂风险,在手术前先给林先生做肝动脉介入治疗,让肿块缩小。

(肝癌的介入治疗: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

2、 围手术期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辅助中医药调理。

3、 手术后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辅助免疫或靶向药物治疗。

肿瘤疯长随时可能破裂,13 小时手术取出“地雷”

然而,林先生肝动脉介入治疗一个月后,复查结果却出乎所有人意料:林先生体内的肿瘤,竟从原先的 15 公分疯长到 22 公分!

肿瘤自发破裂的风险再次变大了。

“不能再等下去了!”吴主任建议林先生应马上手术,取出这枚随时可能爆炸的“地雷”。

吴主任用手比划这枚肿瘤的大小

(来源:医院提供)

但这时,吴主任已经从北京来到了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在肝胆外科指导科室建设。

于是,林先生再次打“飞的”来到深圳,握着吴主任的手说:“任何手术方案我都没意见,我就信您!” 

吴主任也安慰他:“咱们共同努力,一定就能治好。一定要有信心,有了良好的心态情绪才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吴主任也清楚手术风险大,但权衡利弊后,这个方案对于林先生已经是最好的选择,术后的 5 年生存率大概有 40%。

要切除橄榄球那么大的肿瘤,手术风险非常高。有些医生可能会采取放疗等保守治疗方法,但是大范围的放疗会给肝脏带来很大的损伤,影响他日后整个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我不希望他肿瘤治好了,身体却废了。”

当时已经是 1 月份,为了让林先生能回家过年,吴主任在经过严谨充分的术前诊疗后,为林先生尽快安排了手术。一切准备就绪。

这场极高风险、高难度的手术,由吴健雄主任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肝胆外科主任车旭教授共同完成。

吴健雄主任(右二)、车旭主任(左一)和团队手术中

(来源:医院提供)

手术开始了!医生们一边要把特大中央型肝癌切除,一边还要对切缘上的破裂血管进行修补。

堪比电影里的拆弹部队,要剪断一堆红蓝电线,才能把炸弹拆出来。

由于 22 公分的肿瘤几乎累及各个肝门的所有重要血管,一旦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致命性大出血!

这需要主刀医生有足够细致的技术,在血管周围小心翼翼地动刀。

加上手术时间长,也是一场高强度的体力考验。

从早上 9 点至晚上 10 点,手术整整进行了 13 个小时。

无影灯下吴主任的蓝帽子边缘被汗水浸透,眼球里布满血丝。

在两位大咖的协同努力下,林先生的手术非常成功。

最后切下来的巨大肿瘤长这样:

肝切除术后标本

(来源:医院提供)

术后第 1 天,刘先生开始吃东西了;第 2 天就能下地走动;7 天后,他顺利出院,在儿子的陪同下回到家乡,与家人共度春节。

患者出院前和肝胆外科医生合影

(来源:医院提供)

吴主任告诉林先生,手术后,他还需进行介入治疗、靶向治疗、酌情免疫治疗,以及中医药的辅助治疗,希望通过合理的综合治疗提高治愈率和改善生活质量。

早期发现肝癌,体检比看症状更管用

在这个案例中,林先生患乙肝 20 多年,是他得肝癌的主要原因。

人的肝细胞被乙肝病毒损伤后,还能不断修复再生。但再生过程会形成纤维组织硬节,长此以往会出现肝硬化。

另外,部分肝细胞在修复过程中会发生恶变,肝癌就这样发生了。

(肝病三步曲)

“乙肝-肝硬化-肝癌”的过程,叫做“肝癌三步曲”。但不是所有乙肝病人都会发展成肝癌。这里也少不了抽烟、喝酒、黄曲霉素等其他因素的作用。

林先生是 30 多年的老烟民,烟草对很多器官有致癌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为什么刘先生刚发现肚子痛就是晚期了?

当肿瘤迅速变大、牵拉到了局部肝包膜,才会出现“肝区疼痛”,一般是右腹部隐痛,后期会出现剧烈刺痛,但这时往往是中晚期了。

林先生的儿子说,父亲之前看起来一直挺健康的,就忽略了体检。没想到突然查出癌症晚期,他感到非常自责。

这里也要给大家提个醒:

定期体检非常重要,千万别怕麻烦。

尤其是乙肝病人或携带者,上了年纪的人,建议每年都去体检,重点关注肝功能、甲胎蛋白、肝脏彩超等项目。 

如果平时不体检,等症状出现才去看病,就晚了!

对待癌症,医病更要医心

“人常常不是先被疾病打倒的,而是被不良心态击垮的!” 

“别伤心,会好起来的!”

“放心,我们有很多治疗的办法!”

这是吴主任最常对病友说的三句话。

每当有病友向吴主任要电话,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留给他们。

一旦这些病人打来电话或信息,除了手术中或问诊时外,他都会尽量挤时间回复,安抚情绪,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

他经常跟年轻医生说:

“癌症病人往往情绪低落,缺乏对治疗的信心和生活的热情。我们一定要多跟病人交流,让他们知道自己时刻被关注着,建立更多的医患互信。”

也希望肿瘤患者们在及时就医、正规治疗的同时,能得到更多暖心的鼓励,重拾康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