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手术有哪些新技术?

腔镜下手术与机器人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的切口较长,并且位于颈部,手术瘢痕明显,影响外观。近年来,微创、甚至颈部无切口的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应用越来越多。如果您想详细了解这种新型的手术方式,请点击下文:

术中保护

甲状腺周围有很多重要器官,例如甲状旁腺、喉返神经等,一旦损伤,可能带来终生的痛苦。

科学家们陆续开发出一些术中保护技术,尽量减少损伤的几率。

  • 纳米碳

甲状旁腺只有绿豆到黄豆大小,紧贴于甲状腺背面,极易在甲状腺手术中被损伤。

纳米碳颗粒是一种纳米级小分子材料,它能进入毛细淋巴管、而不能进入毛细血管。我们体内的巨噬细胞又会把它吞噬。毛细淋巴管和巨噬细胞的共同作用,使纳米碳颗粒聚集到淋巴结,从而把甲状腺周围的淋巴结“染黑”,而甲状旁腺却不会被“染黑”,便于医生看到它们,减少损伤几率。

  • 术中神经监测技术

 喉返神经紧贴甲状腺背面走行,容易在手术中损伤,术中损伤喉返神经会造成患者声音嘶哑,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因此,术中监测喉返神经的完整性很有必要。

术中利用肌电图监测喉返神经功能,可以使喉返神经损伤率下降到 0%~0.6%。

此外,对于迷走神经、喉上神经等甲状腺术中易产生损伤的神经,也可通过神经监测技术进行监测和保护。

以上两种技术已应用于临床了。但是,它们都不是必须要用的。对于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不需要依赖这些技术,也可以在术中很好地保护甲状旁腺和神经。

共同撰写: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胡佳倩医生